|
这是Angela搜罗的一个学员的GRE备考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常年潜水,从不发帖,昨天刚考完G,结果比预想中的好,今晚有空于是决定回顾总结准备GRE的过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先说说考试吧。最终成绩还没有出来,目前是160+168。V比预想的好,我模考时从来没有上过160,考完看到这个分数都有点不敢相信。Q没有满分有点小遗憾,不然就可能上330了。总的来说考的比想象中的好,已经相当满意了,现在只求作文上3.5。
考试的时候非常幸运。首先我的顺序是QVQVQ,当我写完作文发现下一个section是Q时顿时觉得长舒一口气,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为我减轻了很多负担,因为在做到第三个Q的时候我已经无法集中精力了=。=
第二个幸运就是issue和argument都是我写过的题目。因为准备时间不是很长,加之作文水平实在捉急,我后来就索性没怎么复习作文,只是根据高频题把前面的十来篇issue和argu写了一下,也没有找人修改,就是自己改改,所以我对作文分数完全没有期待,只求上3.5。
Issue题目:In any profession—business, politics, education, government—those in power should step down after five years. 题型是compelling reasons
Argu题目:The following appeared in a memo from the vice president of a food distribution company with food storage warehouses in several cities.
"Recently, we signed a contract with the Fly-Away Pest Control Company to provide pest control services at our warehouse in Palm City, but last month we discovered that over $20,000 worth of food there had been destroyed by pest damage. Meanwhile, the Buzzoff Pest Control Company, which we have used for many years in Palm City, continued to service our warehouse in Wintervale, and last month only $10,000 worth of the food stored there had been destroyed by pest damage. This difference in pest damage is best explained by the negligence of Fly-Away."题型是alternative explanation
不过,由于我作文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准备,这两道题也仅限于熟悉有印象而已。
第三个幸运是两个V都遇到了做过的题目。第一个V是那道云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题。就是说科学家目前无法准确预测气候变化因为他们发现有两种云对天气的影响不一样,一种使气候变暖而另一种使气候变冷。科学家们用了十四种模型预测天气,当考虑云的因素时预测就不准,因此没法预测天气。有三道题,一道主旨题,我选的是supporting a statement,一道问科学家用十四种模型的目的是,答案是预测天气那个选项,还有一道问的是如果科学家想要准确预测天气,应该回答下列哪个问题,我选的是“天气系统中形成的是哪种云”。总之这篇文章是在绿皮书还是哪出现过的,连题目都没变,我当时文章大致扫了一下就直接选答案了。第二篇原题严格来讲不算原题。说的是人们保护鲨鱼可能导致鲨鱼的食物海狮还有另外一个什么动物的数量下降,并引起这两种动物的食物的数量上升。而我记得之前做过一道题也讲了同一个现象,并且这篇鲨鱼的文章中也提到那篇文章里的这个同样的现象,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至于题目,实在抱歉,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好像有个题目说根据文章内容当鲨鱼数量增加时下列哪种情况是可能的,我选的是某种经济鱼类(海狮的食物)数量可能会增多。
机经部分就到此了,考试的时候高度紧张,完全不记得考了什么。。。
下面说一下我的准备过程吧。
我现在大三刚开学,学的是理科。大一入学时就准备出国,那个时候比较懒,而且我们学校出国氛围不是很浓,所以各方面资讯什么的也了解的比较少,只是背背单词,并且不断在网上论坛上搜集资料大二下开始正儿八经准备GRE,但是由于课比较多,还有去实验室做实验,所以准备过程也 一直拖拖拉拉,单词也时断时续。而正是在背单词上的懒散使得词汇量成了我的硬伤。。。。六月份考完期末考开始全身心投入GRE准备,小学期和暑假都耗在了GRE上,所以这么算下来实际准备时间不到三个月。
我很清楚时间不够,因此只能抓重点。考虑到作为理科生,数学再差应付GRE数学也是绰绰有余的,因此我的数学是还有不到一个月才开始看的。主要的复习资料就是OG的math review,猴哥112难题,陈向东的数学高分突破。最开始就是看math review,把不熟悉的勾出来偶尔复习一下,然后把陈向东那本书里面的题按类别每天做一点,保持每天30题左右的题量以及100%正确率,形成做题习惯(不过事实证明想全对是相当困难的=。=),后期做书里面的模拟题和猴哥难题并抽空复习math review。所以可以看出,我数学并没有话太多时间,我觉得如果数学基础还行的,都没必要太关注数学,每天做一点题保持状态就好了。当然,在做题的时候还是必须全神贯注的。
我主攻的是VERBAL,就先说说阅读吧。我的策略是做新东方绿皮书,后期做OG,模考。关于阅读,我最大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也是我上新东方最大的收获)。1)读的时候必须脑袋跟着转,边读边想边记。想和记的内容包括核心句(本段、全文)是什么?本段的结构是什么?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不要记在草稿纸上,考试的时候没有时间让你记下来,就记在脑袋里。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长文章,在读首段的时候边读就要边找核心句,如果没有看看是不是第二段首句,如果还不是那估计就是没有核心句的文章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总结,不过貌似这种情况很少。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快的确定并记住全文及每段的中心,进而可以帮助确定每段的论据和论点。而论点相对于论据更次要,因此可以不花太多精力理解论据,同时也可以为做题时准确定位带来便利。
2)一定要定位!对于每一道题,都要回到原文找到相应的部分,并联系上下文分析题目中涉及到的部分在这里起什么作用,然后在看选项,在做题。千万不要还没定位,完全不知道这部分在文中是干什么用的就急冲冲的看选项,然后一个选项一个选项的回去找,那就完了。当然,有些题可能找不到定位,那就只有凭印象自己总结了,或者你对文章很熟悉,自信可以不定位也选对那也可以不定位,有些简单文章确实有这种情况,所以还是要灵活看待。
3)主旨题思路:概括文章大意,包括文章涉及的所有方面但又不深入具体细节;能够包含全文核心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如有篇文章说的是某个化学理论的提出发展和改进,最后大概三分之一的内容是谈这个理论在生物体系的应用。主旨题的答案就是介绍一个化学理论以及在生物学的应用而不是另外一个选项“XX化学理论的发展和改进过程”
另外,在准备阅读的时候,对于每篇文章都要认真总结:结构,核心句,作者态度,题目类型,每道题在文中的对应部分,每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我应该怎样分析才能做对。这样会很辛苦,但坚持下来收获会很大。还有就是每次做题的时候都要计时,找到一个合适的做题速度。
填空一直是我的弱项,毕竟词汇量捉急。。。为了不至于死的太惨,我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找来各种填空高频词反复背,天天背,还是有一定效果,虽然在考场上还是不少不认识见都没见过的单词,有好几道都是猜的,估计VERBAL丢分主要在填空了。这算是准备GRE最大的教训吧,诚挚建议大家背单词不能荒废。做填空时不要试图理解句意,当然我们希望能把句子看懂,但很多填空句子是看不懂的(至少我很多都不懂=。=),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丢掉句意,只看句子特征,找对应,找转折并列顺承的类型的词和具有提示性意味的标点符号比如冒号分号破折号,找类似的句式,等等。
至于作文,时间足够的话建议把所有的提纲都自己拟一下,然后在跟网上的提纲模板对照借鉴,这样可以避免雷同,然后在把高频题全部写一遍。写作文时一定要控制时间在30分钟内完成,尽量写到400字以上,建议一篇issue一篇argu这样写,模拟考试状态。写完之后有条件一定要互相改,至少至少也得自己多改改,要是只有3.0还是有点难看吧我觉得,虽然3.5其实也很渣,不过对于我们这种中文都写不利索的人来说还是不要追求太多。至于模板,我是坚决反对直接copy网上的模板的,这样很容易出现雷同的情况。我建议各位自己准备属于自己的模板,可以是很多好的模板的综合体,也可以使自己的原创,总之不要用现成的。
最后说一说体会吧。在我真正开始准备GRE之前,一直对这个过程怀有畏惧感,觉得每天要花那么多时间背单词做阅读写作文,简直是要人命,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三个月的辛苦也不过如此,尤其是考到了一个挺不错的成绩,更是觉得之前的辛苦相当值得。而且,换一个思路,如果不努力,不辛苦,怎么能有机会考到理想的分数呢?既然都决定要出国了,考G考T都是必经的过程,那么就应该花足够多的时间精力去求得一个最好的结果。所以,各位还处于备考阶段的G友,请一定要尽全力,不要想着考差了再考,就是要有一次考好绝不再考的信心,只有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另外,做题时一定要认真总结,不妨把心得记下来,我后期就是这么做的,事实证明效果很好。我在模考的时候V最好的一次是155,从来没有想到过在考场上会考出160的V,因此不到考试结束一切都未定,只要不断练习不断总结,争取每次做题都比上一次有进步,把经验体会牢牢记住,各种方法形成条件反射,肯定可以考出理想的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