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0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704
- 帖子
- 精华
|
背景:本科院校还不错,有审计和会计工作经验,就是工作时间太长了。
1、了解自己
我和在这里申请的大多数同学背景不太相同。我工作时间比较长。Accounting这一行,有经验是plus,Accounting Research这一行,经验太久却不好说是不是plus。在申请过程中不断感到,年龄总是一个问题。
读博士虽然是长久的梦想,但实现过程中,各种诱惑和困难也层出不穷。几乎每一步都走得艰难。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不断确认,慢慢的克服一个一个困难,从操作层面到心理层面,花了太多时间。首先是家里放不下。感谢家人,虽然各种不容易,还是全力支持我。其次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申请。不得不脱产,当然也期望达成改善GPA熟悉美国校园环境之类的次要目的。成本非常高,算机会成本更高。
然后就是解决学校定位问题。现在有点后悔胆子不够大。
好吧也不是胆子不够大,第一年胆子太大申了一大把牛校全军覆没,第二年又太谨慎了,前一年申的四所学校里只又申了一所。
2、时间计划
如果像很多同学一样一开始就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也许时间的计划不是一个大问题。何时收集学校资料,何时考试,何时准备成绩单和推荐信,何时开始和学校套磁,都可以按部就班。由于我在前期最重大的问题上磨磨蹭蹭,弄不下去。把具体操作的时间耽误了。定学校也慌乱,考试也是仓促上阵,学校虽然有重点但也为求安心多投了不少。这是重大策略失误。须知人的精力非常有限,在一间学校上花时间,在其他学校上能花时间的就必然减少。事情要做好必须专注,伤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些道理,却在这么重大的事情上实实在在让我体会到了。枉我平常做事完美主义十分努力才能心安。
花时间确认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准备好基础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我曾经以为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和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在behavioral上有所建树,后来和很多教授的各种聊之后才慢慢放弃这个幼稚的想法。如果我能早一点确认方向,一定会不惜每周花四小时去附近非常好的那所学校参加semenar和教授套磁,结果必定不同。
3、面试准备
我曾经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被一个学校电话面试,接电话时恰好在做一件特别费脑子的工作,一时竟没有想起来那个学校我最感兴趣的教授和他的研究方向。我经验比较多,哪个方向都能说一些,其实很多方向都有点兴趣,非常怕说岔了。结果就没怎么说。其实哪怕说岔了,也比什么都不说强。另外一间很不错的学校,因为同时和另一个学校的面试时间交叉,被迫减少准备时间,在面试我也采取了少说少错的愚蠢策略,效果自然也不理想。教授直接说我排第二因为排第一的同学看起来对学校更有兴趣。在WL排了两星期,第一名同学拿了offer走。depress了好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