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学
大学
高中
高中
语言
语言
服务
服务
文商科申请

关注:3

所属分类: 研究生留学 文商科申请

查看: 1156|回复: 4
发新帖

[申请总结] 选校经验总结之跨专业商科申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4:3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到了繁忙的申请季,LZ虽然没有GPA,学校等级,TOFEL成绩的困扰,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LZ的纠结重心就转移到了学校的选择上。经过了各种考量,最终的申请结果是去了一所“匹配”的学校,非“冲刺”项目,但我自己很满意,因为它是最平衡地域、费用与课程方向的一所学校。最近看了很多牛人贴,觉得也有必要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给大家,本文既不求读者看后能对留学有完整的认识,也不求唤起列位看官的热血小宇宙,惟愿能提供些许略有偏僻的一家之言,供同学们筛选吸收。


LZ先来介绍一下背景,本人是商科master申请者,G690,T97,有工作经验。
毕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本科专业:新闻传媒
GPA排名:1/71
Admissions/offers: WPI, UFL, UB


中介/DIY
除非在职,除非英语很差,不然没有必要找那种一条龙的留学中介。(留学咨询我没用过,身边也没有比较熟的同学找留学咨询,故而我对留学咨询没有发言权。)当你处于留学入门阶段的时候,中介的信息的确比你丰富,他们随便说点啥就容易让你五体投地而缴械投降。但等你上任意留学论坛看上两三天精华帖之后,相信我,你已经比大多数中介老师都熟悉了。(当然还是有很多资深骨干在这方面很牛,但需要RP去遇到不是?)个人认为,遇到一个真正认真负责的中介老师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关心你的前途”这句话是百分百正确的。自己不努力完全指望别人,效果一定不会好,但如果想要用功,何妨大胆地拒绝中介?


关于选校


选校至关重要,要做好资料的搜集、筛选、整理、记录。项目信息一定要查学校官网或者问小米,学校综合信息才可参考论坛和百度。我在选校时做了一个密密麻麻的excel表格,分栏如下:


院排、专排、校排;英文名、中文名、缩写、院名、项目名、公立/私立;所在州、城市、经济区;官方预算、总学费、学分、项目长度;申请费、可接受最低T、录取均G、均GPA、均工龄、均年龄;国际生比例、亚裔比例、录取人数、录取率;Round1、Round2;项目网址、邮箱、联系人。


还可以加上一些个人在意的分栏,如城市人口构成、犯罪率、校园大小、建校年份、是否大众情人校、学校总体网络风评、学长学姐沟通情况等。其中,调查“学校总体网络风评”是个很有趣的事情,使用各个论坛的搜索功能,会出来各路人马或客观或感性的只言片语,浏览一下,有个大致印象,若读到偏激片面的言论请一笑置之。“学长学姐沟通情况”工作量较大,只针对意向学校。利用学校/项目Q群或者中国学生会邮箱,也可单Q,但请注意礼貌用语、问题尺度、骚扰频次等,过犹不及。


列出这个表格之后,选校单子也就呼之欲出。(当然,不一定等把表格全部填好才动手筛选)每个人的选校标准不同,我总结了几条:


1、永远不要申不想去的学校!所谓“保底”,也要是可以接受的,且“保底”没必要太多。
2、排名。如果回国,学校的名气就蛮重要。校排可作为名气的参考但不完全等同于校排,比如UFL可能就要比WFU名气更大,但校排是反过来。(名气很难说,看是什么层次的HR了,我并不十分确定,WFU的同学请轻砸~)如果留美,专排就比校排重要,但也要看课程设置,一般偏工的更容易留下。
3、地域。地域还是很重要的,东部西部中部?南北?经济发展?行业构成?气候环境?多查资料,我曾经用google地图看过城市,也曾经去微博上找学校官微问气候。不要因误会而结合,去到了才因了解而------想分开都来不及了。
4、项目信息。时长:大部分商科在1.5年到2年完成,也有12个月完成的。我觉得一年的项目仓促了些,不过也有人喜欢速成。人数:我偏好小班教学,不大喜欢一两百人的大项目,但也有人反过来。总费用:了解学费、生活费、拿奖学金的概率,若费用超过预算,需慎重。课程设置:以我申请的供应链来说,Case偏运筹,UMD偏管理,UFL偏IT。课程设置是我在选校时比排名更看重的方面。
5、评价。可参考一个查看毕业生对学校评价的网站studentsreview.com。
6、上面几条是你挑学校,这条是学校挑你。官网上G、T、GPA和工作年限的最小值都要达标才可申请。若未达标,发信问小米是否可以申。本人T只有97,低于部分项目的最小值100,写信时特意强调了其他硬件,90%的小米回复鼓励尝试(虽然他们不对录取结果负责而且这个鼓励很可能是出于反正是我交申请费的动机------)。那些说必须达标才可申请的学校,我选择了绕道,八成是秒拒,别浪费这个钱了。
7、关于申请几个学校,商科硕士似乎5-8个都算正常。个人观点是,为你的1-3家挚爱量身定做文书,其他的备胎就换个称呼,有精力网申也不怕花申请费的话,不妨多试试,但万不可违背第一条原则。






沙发
发表于 2014-8-1 15:01:11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主大力分享,学习了
板凳
发表于 2014-8-2 23:12:44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地板
发表于 2014-8-3 17:38:4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好东东
5#
发表于 2014-8-4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支持一下呢谢谢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发布主题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订单中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