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申请tips篇
现在是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一枚。去年我参与了7月末在北京常春藤领袖峰会的运营团队,峰会里有好几个与常春藤美国学生对话环节,很多参会学生问了美国大牛们很多问题,下面几个问题是重复性很高的问题,我做了个记录: l “除了成绩外,大学到底看重一个学生什么方面的特质”? l “什么样的申请材料会比较容易让大学招生官喜欢”? l “高中期间做活动,是多做好,还是少做但是做得精好”?
我估计这些问题是很多即将要出国的学弟学妹们共有的困惑吧。我高中时候也不例外,很疑惑,又得不到很好的答案。
我接下来会针对以上问题给你可能也有的疑问进行一个解答。让大家了解究竟怎样的申请者,会给大学留下印象。当然,在成绩符合最低要求的前提下,留下印象就是能敲开大学大门很重要的一步。
对于大学录取招生官来说,他们没有办法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你,但是他们可以从你的申请材料中想象出你大概的形象和性格。而这些申请材料主要由以下材料来体现给招生官:你填写和邮寄给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申请表中的活动列表、申请文章,个人简历,推荐信,成绩单,所获得的奖状及荣誉,和艺术作品及等。另外,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学校会给他们心仪的申请者提供一个面试机会。
所以,很简单的理解就是,在招生官只能见到你的申请材料,却见不到你的前提下,你要用心的准备以上的每一项申请材料,给招生官留下属于你自己的独特印象。
那么说到给招生官留下印象,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面试官留下印象:
1. 个性:
聪明的做法是可以让别人读了你的申请材料后,觉得可以对你这个人有一个印象。可以参考的个性有:有耐心,有毅力,自信,自强,聪明,勤劳,有竞争意识,有实践精神,认真,严谨,求知欲强,有好奇心,有团队合作意识,有广泛兴趣,有创业精神,做事积极,有团队合作意识,冷静,内向,外向等。
这里有一个好办法来判断你的材料是否能给别人留下了印象,这个方法就是,在提交申请材料前,让你的亲朋好友读一读你的材料。让他们只是快速的扫看一遍你的材料,不逐字逐句的详细看(因为大学招生官在审阅你的材料时也不可能全部都逐字逐句看),然后告诉你他们是否对可以通过你的材料感受到你的一种特质。如果能,那么他们感觉到的特质是什么?然后,你记录下来别人读过你材料后的感受。这样,多让一些人读了后,你可以比较一下别人读过你材料后的感受。如果大多数人对你的印象大体有几个共同点,那么说明你的材料达到了一定的表现你的个性的效果。反之,如果大部分人读了你的材料后,对你这个人没有什么印象,那么就说明你的申请材料并没有非常好的展现你的个性。
2. 学术能力:
学术能力是基本每一所大学都必须考察你的一个基本要素,所以在高中阶段,你要尽量提前准备跟学术能力相关的事情,且尽量让自己的成绩漂亮。尤其是想要大学申请对学术要求比较高的专业的同学,比如要学工程专业的同学,更加要对自己学术能力方面多加用心的准备。
所谓的学术能力包括以下几点: 1) 你的高中成绩。美国大学会看你的班级和年级排名。 2) 你的英语考试成绩。这里指托福或雅思成绩,SAT1或ACT成绩,SAT2成绩)。你的高中课程难以程度。这里指你高中上的课的难易程度,如果你可以学并考AP或IB或A-level这种国际认可的课的话,招生官会在第一印象中认为你高中学的课比较难,从而认为你对自己在学术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从而认为你比较勤奋努力。 3) 你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你独立解决一个学术问题的经历。 4) 国内外学术比赛经历。 5) 你的动手实验能力。
3. 领袖气质:
大多需要个人打交道的专业,比如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是非常喜欢录取有领袖气质的学生的。所谓的领袖气质印象,其实就是招生官可以从你的一些经历中判断你是个乐于组织,善于与人沟通,善于团队合作,善于解决问题的人。同时,一些领袖性格,比如乐观,向上,积极,大方,严谨,认真,赋有激情,执着等等,也可以让招生官对你留下好的印象。
而具体这些气质该如何体现呢?这是一个你要思考的问题。
4. 特长爱好和独特经历:
你可以通过你的申请材料展现你以下方面的才华:音乐,体育,美术,语言,历史等。另外,独特的经历,如旅行等经历也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招生官也是人,他们在招生季时,会需要审阅很多很多申请材料。试想,如果你的申请文章中提到了一个你曾经的一次多国旅行经历,且详细的以讲故事般的口吻写了一段旅行中的经历,同时因为这次经历,你有了一些对生活或对事物的启发。如果你的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吸引了招生官仔细阅读的兴趣,那么不难想象,招生官也会对你这个人留下不错的印象吧。
一份具备了个性、学术能力、领袖气质、个人特长爱好和独特经历的申请材料将会很好的为你挣得招生官们的怜爱,让你更有机会敲开好学校的门。
可能会有学弟学妹觉得这个文章有点笼统,觉得虽然了解了什么样的文章比较好,但是还是没办法特别详细的了解怎么做能展示个性,领导气质,个人特长爱好和经历。没关系,这篇文章字数有限,不能很详细的具体讲了,我会在以后的分享中跟大家一一来讲。
另外,给花20秒时间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暑期机会,常春藤领袖峰会。 去年我参与在峰会的运营团队,今年在宣传团队里做事,所以想争取一切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峰会,这个你懂的。常春藤领袖峰会是将美国康奈尔大学CUCEA发起的国际峰会,每年会邀请来自像耶鲁、普林斯顿、康奈尔、斯坦福等顶尖学校的美国大牛们一起参会,时间是7月25-31,在北京。中国这边现在正接受中国学生报名,但是截止日期很临近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官网申请。峰会中会有很多机会可以学到很多新东西,接触到很多很牛的同学们。是个很好的暑期活动机会。峰会结束后还有一个去马尔代夫的国际义工项目在8月2日—15日,地点在马尔代夫。
具体感兴趣,可以去官网看www.ivyconference.org 也可以加峰会微信公共号:常春藤领袖峰会。
大学生活感悟篇
坐在自己温度和光线都很舒服的房间里,非常有冲动动笔写一些我来美国读大学以来的感受和即将毕业的心情。站在大学的尾巴上,突然感觉到时光就这样飞快的流走。依稀记得当年,自己还是一个初中学生的时候也幻想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会是怎样;也记得高中那个年月,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如今再过大几个月,我就真的会站在大学毕业的门口,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那扇门都会被时间轻轻的推开,我都会从这扇门中走出,开始我毕业后的行程。现在想想,对于那扇门外的世界,我依然会憧憬,依然心怀希望。一时间,想到毕业后的生活,回想起大学这几年的生活,突然有很多不同味道的思绪用上心头来。
说说自己未来的打算吧。我曾经想过毕业之后不马上开始工作,旅行一年。最理想的状态是和一个非常情投意合的人一起去。现实生活中,一直没有在身边找到有同样想法愿意一起上路的人。我想,如果有一个人肯和我一起上路,到各地走走逛逛,写点东西,拍点照片,吃当地好吃的东西,接触当地的一些人,应该是个非常好的体验。如果有一个人愿意和我一起,我毕业后就想要出发。
大二休学的那一年多,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有选择的时候,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节奏。这个道理在我现在的人生观依然适用,因为我只能摸着石头过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前车之鉴,我可以凭借的,相信的,只有我自己以往的经历。现在我坐在大学的末班车上回想起大学生活,让我说出我最幸福的,感动的,满足的,快乐的,喜欢的,平静的,探索的,有动力的,刺激的和最挣扎的,痛苦的,厌倦的,憎恨的,难过的,疲惫的一些事情,我大致能说出一些来。我知道这所有的经历都是我在这些年中所做的大的小的决定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我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导致我做怎样的决定,以及体会相应的结果。我知道如果让我重新重过一遍这几年,我会在一些事情上做不一样的选择,会为了一些人和事再多花时间,也会少做或不做一些事。我知道很多事情没有办法预测,但是我渐渐懂得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倾听那时那刻心里的真正感受。让心之所想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随波逐流,在做决定时,首先问问自己是怎么想的。
毕业后,我没有太过长远的打算,不准备马上找工作,甚至也没有写过一份简历。看着我身边的朋友为了留在美国或者为了一份好的毕业工作开始陆续忙碌,我一直非常坚定自己想要的,我的心愿就是开一家很精致很好吃的蛋糕店。我不想给自己留后路,跟自己说好了,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不觉得去一个公司工作是我非常向往的毕业后选择。而我分析自己后认为自己适合和喜欢的事情,是那些自己熟练的,可以掌控的,可以放进自己创造力的,可以有挑战的,有新鲜感的,不能太一沉不变的,可以给自己带来满足感的,能让自己每天早上醒来想到这个事,就不太想懒床了; 每天晚上睡前想到自己做的事,都觉得有价值感有存在感的,觉得对得起这时光的事。我从大学开始就陆陆续续的用任何可能的机会学习做蛋糕,做面包,也在学校里的咖啡店打工,学习做喝的东西。我一直在为我的小小心愿准备着。
身边的朋友也提过,觉得一个ivy的文凭,觉得家里砸了一百多万的留学,最终就换来一个开个店?我倒是一直不以为然,我认为自己喜欢的,能让心真正静下来的,就是好的。就像我很喜欢对着屏幕敲击文字时候的平静心情,这一刻感觉在跟自己对话。忙碌的学习生活,很容易让自己变得得过且过,不愿意独处,很容易孤单,越来越少跟自己的心说话,问问自己到底在想什么。
如果可以给我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我的最大建议就是,跟随着心意走,多做喜欢的事情,就不会有太多遗憾。这个建议适用于任何情况。再一个建议就是无需凡事追最高的,像大学的排名,像所谓的“热门专业”都是。因为高处不胜寒,高出不一定快乐。这个为什么,我可以再以后的分享里再跟大家细细聊聊。
作者:刘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