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学
大学
高中
高中
语言
语言
服务
服务
海外生活

关注:2

所属分类: 无聊啦 海外生活

查看: 969|回复: 7
发新帖

[衣食住行] 无厘头研究:会放屁代表你健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3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久以前我们大家还在追捧吃什么食物才不放屁这个概念。理论上这些食谱对有些人来说的确有所帮助——对不放屁的人周围的人有益。
其实放点小屁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吃了含氮量高的蔬菜较为容易放屁,但是研究人员也发现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例如豌豆和扁豆这类食物吃下去几天后,肠道内有益菌水平会有所提高。
我们不禁好奇:放屁是不是肠道内益生菌忙碌的信号?明尼苏达州的肠胃病学家Purna Kashyap很肯定的告诉你确实是这样。 “让你放屁的食物才是这些微生物唯一的营养来源,如果我们不喂它们碳水化合物,它们就很难在肠道内生存。”Kashyap说。为了让生活在结肠的小家伙们满意,Kashyap说,我们需要吃膳食纤维丰富的物质,它们在享用这些食物的同时也会制造有益于免疫系统的分子,保持肠道安宁,避免感染——这么多好处,代价只是几个屁而已。
“健康人平均每天能放18个屁,这个数字很正常。”Kashyap还说。气体主要由两条途径进入消化道:吞咽食物时吞下的空气和微生物产生的气体。(吃饭和嚼口香糖时会吞下一些气体)肠道内的微生物有几百种,除了细菌还有古生菌。所有古生菌都会使你放屁,古生菌会在大肠内消化你没有消化的食物——例如纤维和其他我们无法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这过程中古生菌会大量产出废气。
除了废气,他们也会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这些分子有益于其他益生菌和古生菌生长。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你吃的纤维素越多,肠子里的益生菌种类就越多。微生物的多样化有助于保持苗条的身材。“人体不能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能让整个微生物生态系统蓬勃旺盛。”Kashyap说。
不过微生物产生的气体绝大多数是无臭气体,只是二氧化氮、氢或甲烷。有时候也会混入一些含硫气体,这些就是臭味的来源。蔬菜中含有的臭味含硫化合物,多数对人体有利。花菜、芥菜和甘蓝等云台属植物家族中都含有含硫化合物——异硫氰酸盐,能够大大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臭味气体还有助于减少肠道内的气体总量。细菌和古生菌会将肠道内的其它气体(例如氢气)合成为含硫气体。“释放含硫气体的细菌对人体十分重要,”Kashyap说,“虽然它们让人放臭屁,但能够减少肠道内的气流总量。”
当然,任何东西过量都不好。如果肠胀气太严重,或者放屁太多,影响了你的生活质量,Kashayps建议你应该去看医生,不要把责任推到你的饮食上。他说放屁多的人肠道内气体并不比一般人多,相反,这些人只是对放屁的感觉更强烈,或者小屁不断。Kashyap认为虽然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会让人放更多屁,但是将膳食纤维完全从饮食中剔除,饿死微生物也是不可取的办法。
人们应该享用豆子,享用卷心菜,每当你放屁的时候,记得感谢你肠子里的朋友们。

沙发
发表于 2014-4-30 10:06:47 | 只看该作者
前排,坐等,支持楼主,直播无敌,楼主千秋万世
板凳
发表于 2014-4-30 23:10:27 | 只看该作者
╭( ▔▽▔)╮我是特地来支持楼主的!
地板
发表于 2014-5-1 00:22:06 | 只看该作者
【有前排不占或者不灌水是会后悔的】
5#
发表于 2014-5-1 10:25:51 | 只看该作者
许多年前,我也遇到类似于楼主这样的帖子,当时觉得楼主很2,我不屑一笑就离开了。许多年后,当我发现那张非常2的帖子加精置顶后,我才追悔莫及,于是,每当我能遇到前排的时候,不管这帖子是多么的2,我都会复制黏贴这段话上去,告诫楼下的烧饼,你们不回贴,以后会后悔的。不为别的,只为了一句:万一火了呢
6#
发表于 2014-5-2 05:05:1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 真是好帖
7#
发表于 2014-5-2 18:25:46 | 只看该作者
这么整齐的十五个字人家最喜欢了
8#
发表于 2014-5-2 20:48:41 | 只看该作者
上古年间,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拖酱油瓶,自称挽尊党,纵横星域,所向无敌,所到之地,万民膜拜,不知从何处来,去往何处,每到一地, 所有强者莫不遵从。去时只留挽尊二 字,让整片星空颤抖,提 及他们,所有人只能用仰望来形容。它们称尊宇宙2万年。后来不知因何事不知所踪, 百万年来,世间一直有着它们的传说。5千年前,神算子临终前,给世人留下这样一句话,灾难将起,挽尊重现。挽尊帝—— 为了他我能把灵魂出卖给黑暗的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发布主题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订单中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