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板块里看到了一贴:What does New York mean to you?
在国外“沐浴”过好一阵的我也不自觉想写点什么给准备出国,或已经在国外的同学们分享。
楼主在澳洲飘了几年,今天纯属有感而发,若有不同意见,请轻拍~
What does NY mean to you.
其实我觉得这问题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出国,一个是出国的目的地。
很多人跟我说,能出国真好啊。
是挺好的,长见识,说出去拉风,是吗?
我一直在想,出国的意义在哪里,回忆起在国外待的这些年,我想我找到了这份意义。
不在于说出去好听,不在于你到底学到了多少专业知识,不在于你见到了多少人裸奔,也不在于你享受到了多少自由的风气。
出国好不好,意义在哪,都在你自己身上。
我们视野拓宽了,我们享受了学风自由许多的教育,但背后的苦,只有我们自己承受。
出国在外住的地方,再舒适那也不是家,只是房子,只是住处。
每个晚上走在回家路上,闻到饭菜的香味,哪怕是牛排、沙拉的外国味儿,我也想家。那是一种家的味道,哪怕你煮一手拿手的中餐,依然抵挡不住对家里的思念。
我说,我每个星期四门课,每堂课3个小时,我朋友说,真轻松。
是啊,比起国内大学动不动每个礼拜就3.40节课的节奏,我自然比不过这个数字。
可你们看到了我学位证后面的红牛、咖啡和各种能量饮料吗?
在我凌晨飘荡在微博上碰到了熬夜党,几乎都是为了看球看剧的时候,我能做的,只有咬咬牙,告诉自己,学习哪有不苦的。
我拍照片,传照片,别人说,风景真美,空气很好吧?
是的,我感恩于我能在如此优美的环境里读书,可你们感受过一个词语叫做“空虚感”吗?
我照样在学习之余玩乐,我会去夜店,我会去KTV,我会跟朋友们逛街,吃饭,喝点小酒。
可我想念国内喧闹的烧烤摊,不知道是什么肉的烤串,甚至于,是汽车轰鸣的喇叭声。
我在国内生活的地方不是汪峰唱的北京,北京,我生长在一个特别安逸的小城,这就更加决定了我无法停止思念。
但我明白,思念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我所要做的,是向前走,不停留。
如果说,出国是为了混个学历,混个文凭,镀个金,那请不要绞尽脑汁上好学校,没意义。
我们镀的金并不是虚无地黏在皮肤上,而是在我们的血液里,任何人都夺不走,最后自体发光。
我学的是会计,但本科学的是法律,我根本不感冒任何数字,我烦恼过,烦躁过,从书桌上扫掉一堆的课本与练习,但还是认命地重新捡起来。
浪费不起,因为学费,因为青春。
这一辈子,怎么样我也得搏个几次。
妈妈说,读书哪有那么容易。
我揣着这句话,艰难地走过生涩又难懂的英文单词,理论实践,带着学位回到中国。
我特别喜欢一段话,要跟大家分享:
很多父母不询问意见就对子女说:你毕业了就回老家,我们托人帮你找份工作,买套房子,找个人成个家,生活安心我们也放心。每个人生下来不就是为了见识这个世界么?如果我们都变成小肥羊的羊,肯德基的鸡,生下来就是为了死,我宁愿从未被生下来。爱是理解,不是禁锢。生是见识,不是活着。
不管怎样,我希望大家都不要浮躁,坚持你想做的,并且做下去。
你想要的,这个世界迟早会给你。
与大家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