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4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744
- 帖子
- 精华
|
【背景】
楼主的个人详细背景如下:
本科:浙大通信工程专业,学校是个亮点之一。
GPA:overall 77%,gpa好像有3.1还是3.2吧,浙大gpa算法很极品,85分以上算4.0,但对申请的作用个人感觉微乎其微,学校应该会按照你成绩单上的重新算吧。Major gpa不清楚,但后两年的成绩自己算过,才73%的样子,楼主通信专业课学得非常糟糕,大部分是60或者刚出头,这是申请一个很大的劣势。
本科期间做了2个项目,一个是课程自带的,一个是学校提供的大学科研训练计划,都挺水的你懂的。。
工作背景:在一家通信外企工作,做软件测试,200人左右,两次年度评审都是top performance,就是7/200的样子,小荣誉也不少,两年内在公司做了8个项目。这些项目说起来都很专业很牛逼的样子,其实测试要负责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毕竟是参与有些还是project owner,是申请的最大亮点。
托福:从7月开始准备考试,到9月考第一场、11月第二场、12月第三场,分别是81、87、90分,取最后一次(听力19,阅读27,口语、写作均为22)后面会说到卡单项的情况~
【申请目标】
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个人对科研没兴趣,而且听说授课型的比较好申请,所以全申请的授课型或者meng;经历了四年本科通信的学习和两年通信行业的工作之后,深深觉得这条路不适合我,选回自己一直喜欢的计算机,所以申请的几乎全是computer science或者Software Engineering的专业(除了一所学校UWO是申请ECE,但也是Software Engineering方向)
【申请结果】最后去了concordia
offer: Dalhousie(MACS=project option), Winnipeg(申请meng,录了msc,据说进去后申请的奖学金够cover学费+生活费), Concordia(MENG), UWO(MENG),Regina(MSC,course base)
Rej: Lakehead, Ryerson, Windsor, uOttawa, MUN,Mcmaster, Carleton
----------------------------------------------------屌丝专属的分割线----------------------------------------------
【纠结的申请之路 – 写在13fall申请之前】
好了,现在才开始进入话题>_<
楼主中学学得不错,走的浙大自主招生,选专业就灵活了,基本可以随便挑,因为一直是喜欢计算机,当时也觉得理所当然应该选计算机专业,但受父母和一个教授的误导,以为计算机已经是夕阳行业、中专出来的也会编程、通信才是朝阳行业,而且还说通信也要学计算机,以后做通信也行做计算机也行,我就那么作出了人生中最悲剧最傻的一个决定,选择了通信专业而没有去计算机,这也导致了后来截然不同的道路……
浙大表面光鲜,里面其实说不上有多好。对非牛人来说,其实学得非常压抑,这方面跟猜姐交流过也有同感,感觉就是被牛人抢占资源,屌丝很容易堕落的地方,浙大的学习环境竞争不是激烈,是惨烈,很有意思的是,我每个学期刚开始都拼命地学,尝试高三的学习节奏,不逃课,做作业到一两点,但时间久了还是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感觉专业设置不合理是一方面、难度太高也是一方面,总之嘛,成绩比较悲剧,于是我的大学就比较完整了,逃过课、泡过妞、通宵玩过游戏、喝醉过、也挂过科,可是有一种想法没断过,就是出国。
虽然我在出国方面付出的努力也不见得比别人多很多,但至少也有不死在大洋彼岸不罢休的决心。于是大二暑假就屁颠屁颠地报了新东方的托福和GRE,当时从来没想过加拿大,就想着美国名校,当时感觉超级积极,很有理想和拼劲。到了大三,尼玛来了个北卡罗拉纳州立大学的3+1交流项目,就是浙大读三年,在北卡读一年,可以拿浙大的本科学位和北卡的硕士学位,顿时觉得性价比超高,当时申请的人也不多,好像以往申请的大部分能进,就屁颠屁颠去申请了!可是问题来了,当时GRE还没考,托福考了个78,这个太失礼了,上过班啊。。。但大三尼玛一个学期11门专业课啊,高频、电磁波什么的搞死我了,咳咳,结果托福和专业课两头都没弄好,然后学校说必须三年达到毕业学分要求和做完毕设,当时脑子一股冲劲,就在班主任名下报了个毕业设计,然后选了一堆选修课来冲学分,结果都没学好还多花了很多钱在学分上。然后ps、cv、推荐信都要弄,到大三下那个结果出来了,没过。。。 当时真是觉得好沮丧,万念俱灰,一年的努力啥都没了,而且申请上也花了很多钱,感觉无脸面对父母,毕业设计搞了一半也终止掉了,那年正好美国也金融危机,奖学金不可能,自费的话五六十万我们家肯定出不起,我就断了出国的念想。
出国没了那干嘛呢?当时老爸让我一定要考下研究生,于是又考了研没找工作,考过了初试但复试面试没过。话说我是申请自己本系的研究生,我申请的那个实验室当时复试里就只有我一个是浙大本校的学生,别的都是外校,但都把我踢了!。。。唉对浙大老师真没啥好感情。也好,不用再搞通信了,工作呗。想做计算机行业方面的工作!于是还找了个这方面的实习,当时也没想过要什么钱,先学到东西再说,在一个私企搞了两三个月培训+研发,本来以为可以留下来,结果老板说这个项目不做了,就不要我了。。。其实现在想想,这段经历对我简历还是很有用的,我至少是真正在做技术的东西。
毕业了,不知去哪,没工作,这里又有个小插曲,系里不肯给我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一定要我找到工作或者把我户口迁回老家再发,就是系里一点也不肯帮我保存一段时间的户口和档案,以不发两证为要挟。你说这我还能对你有啥感情,算了那我先找工作,之后再回校拿证。回深圳找了一个多月,进了家很不错的通信外企,当时起薪6.5k,算很高的了比华为tp都高,我就去了。去了之后才知道他们很久都没招过应届生了,本来一开始那个技术主管不要我的,把另外两人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招进去了,后来有个技术主管刚好缺人,觉得我还不错,就给我加了一场面试,就是技术面+群面+hr面试后又来了一场技术面,于是就把我招了。那老板后来对我也超好,我要没遇到他,后面的路也大不一样,感觉算是很顺利的吧~ 其实我要是出国了也遇不到我老婆了,总觉得上帝冥冥之中会给你安排道路,保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永远不要觉得没有希望了。
后来还是没勇气重新选择出国,也不知道加拿大(我从没听过蒙特利尔 = =),直到我遇见我女朋友。。。那一段老长的故事就不细说了,简单地讲就是她一定要我有点出息才肯跟我一起,要么赚大钱要么出国。我当时跟她异地恋,很想在一起,我也感觉到通信行业的前途渺茫,居高不下的房价更让人绝望,就慢慢重新拾起出国的心愿和转行到计算机的愿望,然后她也跟我住到了一起~就这样到去年年中,我决心要走13Fall了,也发现了那个比美国更好的地方,加拿大。
【开始申请 – 关于中介】(Alert:以下有很多个人观点,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那就着手申请吧,报了个9月的托福,5月开始记单词,7月报了个中介。
说到中介,我看过不少人被中介坑得很厉害,但是对于工作党和没法全身心一天到晚准备出国的同学来说,中介可以减轻你部分的负担。我觉得首先不能找那种全包+封闭式的中介,就是协议要求中介取代你来和学校联系,你不能主动和学校联系也拿不到学校给你的帐号;虽然有些同学通过这种中介也申请到了,但个人感觉基本上就全套在中介上了,结果到最后一刻才知道,被坑的风险大大增加。
中介更多作用在前面带你入门,跟你解释什么是和怎么写ps、cv、推荐信,和翻译。选中介时仔细看协议一定要申不上就全额退款的,然后对申请上的学校的要求要比自己预估的高,这样他们才可能会派一个比较有经验比较强的人来跟进你的申请。找中介最关键的是负责你申请的那个人。另外和中介共同写和修改文书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想法,要要求严格,翻译也要仔细检查,中介最挫的地方就是专业水平很次,我看他们翻译后很多专业表达都有问题,自己改了很多。
其实有时间的话还是不找中介好,因为我自己几乎每一步都仔细检查参与了,并不对中介有多大信心。后面到了网申和跟进环节,几乎都是我自己弄,有时候问下中介的想法,作为参考。
【语言准备 - 托福】
先准备考托福,怎么备考就不说了,90分也不咋滴,但楼主一天除了上班只有四个多小时能看托福,只能拉长线刷到90,后来也没时间刷了,就cs申请来说,我几乎把加国的学校对托福的要求都看了个遍,感觉分为几个档:首先80分是个档,如果80都没有,那是没有达到任何一所加国学校的最低要求,只有少数几所学校的最低要求是80,所以没有80就别想出去了;第二个档是89,很多工科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托福要求都是85-89之间,有89分基本也就够申这些学校了,也可以冲一下要求92的,不多,但拿到89分得注意单项,不少学校单项要求至少20,所以楼主听力19其实不到很多学校的要求,能不能拿到录取或者是带语言的条件录取就要看你别的方面的背景了;第三档是92,像温莎、Dalhousie都要求92,所以达到92、然后单项至少20或者22,会非常high;第四档是我不敢想的,100,一百之后基本什么牛校都能申。。。所以楼主很多像萨大、calgary、UA、滑铁卢、sfu那些都不敢问津,如果你考托福,建议你考到92甚至100。
【PS、CV、推荐信】
先说推荐信吧,个人觉得推荐信如果没有特别牛的什么在国际有影响力的教授或专家的推荐,别的区别不大,关键是要跟你熟的人、而且能从例子里挖掘出你的优点。加国学校一般要求至少两封学术型的,于是我找了两个学校老师,和我的直线经理写推荐信。
每封推荐信之间的优点不要重复,而且例子越细越好,老外都喜欢用实例去表现,不喜欢空谈道理。说到我直线经理对我真是好,很爽快就答应了帮我签,也帮我在公司里保密,感觉自己很幸运。
CV的话我列了一共10个项目,2个学校做的8个公司里做的。在大学没拿过奖学金,但在公司很多荣誉,和两年度的best performance 7/200
PS就是把这些项目串起来,我从大学和公司的经历里如何通过做这些项目成长,如何加深对通信和计算机的理解,如何发现通信不适合我而要转计算机方向,感觉一般人写ps会写些例子来反映自己的水平,但我的优势在于项目太多,写例子反而削弱了我的优势,于是就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这些项目经历,串起来做个总结性的回顾和行业瞻望,我相信这样的ps就比较有分量了。
【网申和后续】
因为我申的主要是授课型,就不用套磁和面试了,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自己尝试套过,但都没有积极回复,可能跟我申的不是研究型,而且背景不适合做研究也有关系?不太清楚。。。
我的申请材料基本都是12月寄全的,说下陆续收到的学校结果:
先是lakehead的拒信,本来想保底的被拒了,我觉得原因应该是不match,不是和教授不match,而是我要求转专业,但它们可能没提供多少转专业的机会或者它们觉得我应该去更好的学校吧,很神奇的是这家申请居然不要cv和ps,我后来邮件补上去的,但还是被拒了,大家如果想转专业到cs就慎重考虑这个学校吧。
然后是Dalhousie大概2月底发的录取,审了两个多月吧,他们家是很不积极回邮件的,状态也不更新的,我拿到录取的时候上面还显示推荐信未收到。。。不过我的是语言录取,总分差两分要补,否则过去读语言或者延期入学吧,都是可以的,如果有教授可以试着argue一下看能不能取消语言条件,我的是授课型argue没成功。这学校让我进去后补5门本科计算机的课,蛮好的。
后面陆续收到Ryerson, Windsor, uOttawa, MUN的拒信,
Ryerson(3.22 rej):明确gpa不够,卡gpa比较严吧
Windsor(3.1 rej): 语言不够+not qualified,语言也是差两分,我本科只学过两门计算机相关的课程,我觉得not qualified很可能就是本科的课没学够了,转专业主要看学校有没给你机会让你补本科生的课程。
uOttawa(3.13 rej):直接说竞争激烈,原因不明。。。
MUN(3.18 rej): not competitive. 也算是原因不明
Winnipeg(3.29 offer): 这个学校的录取把我从授课型转成了研究型,进去可能有不少钱,但据说这里面cs系的研究生总共才十几人,少得很,而且中国人印度人居多,这就没什么意思了。。但牛人还是有,据说最近有个这系里出来的去了温哥华EA,但他本身在国内有工作经验,感觉工作经验这东西蛮重要的,大家无论去了哪都要注重实习机会。
Concordia(4.5 offer): 补三门本科的课,挺好,托福单项差一分但也无条件录取了。(2014-1 补充:那三门课其实只要修SOEN341,成绩不错的话例如b+或以上,可以waive掉另外两门课)
UWO(ECE 4.18 offer):托福单项差一分但也无条件录取了。
Regina(5.13 offer): 这个大概一个月前从pending review到final review了,我看时间很久了就问下什么时候有结果,然后当晚就变成accepted了。托福单项差一分但也无条件录取了。
Mcmaster(7.31 rej):这个拒信来得很晚,大概3月初的时候就通过了院的初审,到寻导师的状态,但我套磁无果,meng又要导师,后来也不太想去,不去争取,结果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7月底,就拒了,主要是听说它家的计算机和软工比较偏理论,所以有了康大的ad就一心去康大了。
Carleton (8月底 rej):等了那么久,算是意料之中的拒信了,感觉我是放在waiting list里,而且比较靠后的,开学前把waiting list里的全清空。。。carleton和ottawa是一个项目,我两边都申请想增加录取几率,结果都被拒了,都是原因不明,大家如果转专业的话要注意了,我觉得我还是因为软件背景不够强、不够match
----------------------------------------------------屌丝专属的分割线----------------------------------------------
就这样了,从08年准备出国断断续续到现在都5个年头了,最轻松的事是终于有了offer不用全聚德,也不用考虑college了,因为我一开始找信息时网上都说什么“80分以下申请加拿大基本没戏”、“加拿大卡硬件卡得非常严”,我还琢磨了一阵子要不要读college = =,事实证明加拿大是比较卡硬件,但如果你也有很好的亮点,不妨把能过线或者基本过线的都申请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卡死,那些学校还是会综合考虑你是否合适的,他们更加看中有实践有想法的人,而不是空有gpa的人,而且好的学校背景能增色不少。
说下人生,很多都是冥冥中自有注定,我有很多不好的经历,比如上浙大时选错专业,大三时不应该一股脑子去北卡,大四时上学期应该找工作不应该考研,甚至大四时应该申请去美国不用耽误两年,这些都是弯路,但我如果任何一条走了另外的道路,现在的景象就完全不一样,我就不会13fall,认识到大家,我可能还已经在美国还是单身,也不会认识我的好妻子=。=。。。。感觉心情放轻松,很多噩运说不定是以后好运的基础,珍惜拥有的,千万别想不开,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最后求人品求签证顺利,我后面想到什么再更新好了。。 祝大家有个好的前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