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8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688
- 帖子
- 精华
|
时光飞逝,一年的硕士课程已经结束。回想起去年8月底匆匆来到校园便迅速投入紧张的学习,乃至在整个秋季学期我都无暇探索这所百年名校。直至春季学期,渐次适应了新生活,广泛结交本地本人朋友和资深的HKUer(必须至少从本科开始港大就读),对这所学校才有那么些许的认知,蓦然发现自己白白浪费了许多资源。转念一想,一年时间何其短暂,能对港大乃至香港达至这般程度的认识已属不易。回想当年还在读本科的年代,自己大一的时候对自己的母校仍旧懵懵懂懂。
相信绝大多数看这篇文章的朋友都即将在2014年9月开启一年制硕士学习,毕竟现在校园里面讲普通话的人几乎占一半,而且基本都是来读硕士的。短暂的一年,时间宝贵不在话下,希冀拙文能帮助诸位早日适应新生活,善用学校的庞大资源,充分享受这一年的时光。
前言
和国内多数重点高校相比,港大这座建在半山坡上的百年老校实在是太小了。在百周年校园( Centennial Campus)于2013年全面启用前,主校园(Main Campus)真可用“麻雀学校”来形容。当然,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除了香港中文大学(CUHK)和香港科技大学(HKUST) 能够霸占一整座山头般大的区域外,其余6所高校的校园面积均小得可怜。也正因为土地有限,建设者在规划方面倒是颇费心思,个中细节的精彩之处,实非国内任何高校(哪怕是清华北大)堪比。
1. 学习、运动场所和相关资源。
能够进入港大的同学,学习都不会差,以前到教室上自习的时间应该少不了,估计其中还有占座达人。不知如今的校园风气如何,至少在我10年前读本科得年代,占座相当普遍,也最让我深恶痛绝的行为之一。占着茅坑不拉屎惹人厌。港大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里所有地课室只用于教学,不开放给学生上自习,只有在上课前一刻才开门,大家不需要提早太多到课室。许多课都是十几二十人的小班教学,也不存在抢前几排地问题。当然,也有些学院(Faculty)会开设上百人的大课。
那么自习在哪里呢?据我观察,校园内的公共学习区域一般有三种:图书馆、智华馆( Chi Wah Learning Common)和课室外的公共学习区域。另外,各个 Faculty, School, Department, Centre 也一般会为自己的学生开设仅供“内部人士”使用的学习空间或者实验室。当然,住宿舍(Hall) 的同学还可以在自己房间内或者每层的公共空间学习。因此,总体来说,学习设施是非常充足的。只有在考试月头两周的白天会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而那个时候学校管理方也会对长时间占座的违规行为加强执法,确保公平。这种管理水平和国内高校相比不可同年而语。
1)图书馆
目前在主校园的有主图书馆(含冯屏山图书馆)、法律图书馆(百周年校园郑裕彤楼1-2楼)、教育图书馆(明华楼8楼)、音乐图书馆(邵逸夫楼Run Run Shaw Tower 11楼)。另外还有位于菲列牙科医院的牙科图书馆和医院学院的医学图书馆。
图书馆除了借书看书,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自习了。
主图书馆是全校最大的自习空间,总共有6层高,4层以下还分新旧两翼。其中整个3层(Level 3)是13年才全面启用的纯学习空间,没有存放书籍。
主图书馆的绝大多数区域的桌椅均可供进入的同学直接使用,但也有部分是需要在图书馆网站预约的。需要预约的是Level 3 旧翼的study table, research carrel和供学习小组闭门讨论问题的discussion room 等设施以及4楼新翼东侧的study table。几乎所有图书馆(包括智华馆)都有这种需要提前预约的学习设施,且一律通过图书馆的网站凭个人的港大账号登录后进行预约。 study table 一个预约时间单元通常是半天;discussion room 一个单元是半小时,最多可连续预约2小时;research carrel则长达半个月,但预约方式并非先到先得,而是采用集中抽签的方式,我的经验是一个学期一般只能成功预约一次。
相比较而言,法律、音乐、教育图书馆由于都是2013年才搬迁到新址,设施新不说,景致也好于主图书馆。法律图书馆窗外望去是郁郁葱葱的薄扶林,音乐图书馆则俯瞰维多利亚港,远眺昂船洲大桥。但据我了解,很多人呆了一年都没去过除了主图书馆以外的图书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多探索。
主图书馆周一至周五的开放时间是8:30-22:00。每年的12月和5月是考试月,期间主图书馆和智华馆会通宵开放。平日各图书馆和智华馆周六会缩短开放时间,周日和公众假期则会关闭,但主图书馆的Level 3 的部分区域则会在闭关期间继续开放,学霸们可以在图书馆通宵自习。 由于非考试月期间24小时开放区域有限,到周日白天就会显得十分拥挤。这一安排一方面让校方的职员周日基本可以得到休息,同时也是鼓励同学们该放假的时候就放假,注意劳逸结合。正是由于假日校园内开放设施有限,勤奋且善于争抢的个别同胞们往往对此闹出不愉快的事情。有一两次看见学生为了占座争吵,都是大陆学生,还引来安保人员调停 。
在这些需要刷卡进入的地方学习,原则上是不允许占座的,即不得离开后仍然用个人物品占据座位超过30分钟(如果那张桌子是被你预约了的,你当然可以摆放任何东西直至预定的使用期结束)。平时或假期人不太多,座位充裕的情况下管理人员一般不太干预,但在接近期末高峰期,就可能动真格了。不同地方的处理手法有所区别,其中又以法律图书馆执法最严,也最文明,让人心服口服。
我曾在法图接到两次警告通知单,被没收(其实是帮你暂为保管)物品两次。他们的工作人员会不定期在馆内巡查,看见有人去物留的情况就会开出一张警示条,上面写着开条的时间,并告知在多少分钟内如果还没有人回来就会收走物品。此时如果你仅仅是去上个厕所,甚至简单吃个午饭,一般都能在限期内回来,工作人员再次过来看见你已经在座位就会收回单子,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如果你在限期内仍然未出现,那么你的物品就会被送往前台,并在该位置上留下另一张单子。等你回来后可以凭这张单子取回个人物品。整个过程也并不让你觉得受到了惩罚,而更像管理人员在为你和其它读者提供一种服务,帮你保管了个人物品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方便。整个香港的社会氛围都是如此,所以来香港一年,感觉自己脾气真是好了不少,也难怪大多数香港本地人都那么斯文有礼。
但是主图书馆可能由于座位实在太多而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似乎没有怎么执行这个规定。当然也可能和在主图书馆学习的大陆同胞尤其多而真是执法无力有关。我经常看见有人扔一个笔记本在书桌上就是一天,却不见人来,笔记也是英文中混杂着简体中文…又让我想起了国内高校各种考研占座的奇葩…香港年轻一代越来越反感日渐涌入的大陆人也不能光责怪别人歧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确实是在各个层面乃至校园生活上受到侵扰,而这往往又是我们通过多加注意自身的言行而可以改善的。
图书馆有丰富的数据库,使用的方式也各异。图书馆每月都会有相应指导课程,费用全免,只需要网上预约即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经常都用factiva 和 wise 来分别浏览中文和英文主流媒体新闻。
顺带一提的是,由于部分图书馆数据库仅限在校园网内浏览,学校为了方便在校外同学能用上校内网络资源,特别提供了vpn服务,用你的学生账号登录即可,具体使用方式可直接google “hku vpn”。连通vpn后,无论你置身世界何处,都等同于在香港大学校园内上网,因此即便你放假回国,你同样可以合法地使用这个服务继续享受香港的信息自由。我在说什么,你懂的!
(2)智华馆
随着百周年校园落成而开放的智华馆绝对可以让大多数首次进入的同学倒抽一口气:自习室竟可以如此奢华!至少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第一次去的时候是惊呆了。
智华馆一共有两层,位于由赛马会楼(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 )、邵逸夫楼 (Faculty of Art)和郑裕彤楼 (Faculty of Law) 合围而成的中央平台 (Central Podium)。整个自习区经过精心设计,有像办公室写字间一样的整齐书桌,但更多的是散落在开放空间中各种不规则形状,组合各异的可移动桌椅和各色沙发、懒骨头,配以全落地玻璃。其设计思路应该是方便小组式学习, 让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讨论,但这种开放式空间的缺点是往往比较嘈杂。每一层也有为喜安静的同学僻出了阅读室,且分别按照传统中式红木家具和西式家居的风格装修,颇具特色。另外还有25间风格各异的discussion room,需要预约后才能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