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今天在实验室看论文实在是困死了,就整理一下来美国这么些日子的经验。 由于当年高考报志愿的失误,我连掉两档进入了国内极其普通的一所大学。学校不是211,985,自己也没有什么论文科研,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是当年电子设计竞赛的省特等奖,如果那也算是科研的话。学校一般归一般,但竞争压力明显小了不少,本科四年平均分92,加上G 580+800和T 111,这么几个数字组成了我申请大学的全部背景。非常遗憾,却又在情理之中,我的申请结果就是一手的AD和REJ。 本来打算不出来了,毕竟几十万对于家里来说从来不是个小数目,不过俺老爸老妈还是果断把我送了出来。于是去年八月我自己一个人来到了美国。
初来乍到一切新鲜,让人愉悦却又压力山大,相信除了高帅富们,我们这些自费留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感觉:一种掺杂着责任、价值、梦想的,要好好学习工作挣钱把本儿捞回来的压力。嗯,至少我是这感觉。
适应美国的课堂并没有花费多长时间,英语不是什么问题,连蒙带猜也能听懂个八九不离十,哦,除了三哥三姐的聊天我怎么也听不懂。以前在本科我们都是给排好的课,只有选修课才自己选。来这边之后所有课都得自己选。我的方向是电路,所以我就直接选了模电,VLSI,和RF,心想老子本科一学期10门课照样都是90+,怕什么。但当我把我的选课给学长看的时候他们说我疯了,好吧,一切听学长,我选了两门“水课”加上一门VLSI。于是我第一学期的选课横跨了三个方向—DSP, 网络和电路。看到学期末的时候某些选了数电和模电的同学忙于course projects而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不得不庆幸自己的选择。不过后来每次跟老板谈起来我第一学期的选课,他总是表情诡异,好奇我怎么选了这么些课…不过这都是后话。
说到我现在的老板,其实在我来之前就给他用我们学校的邮箱发过邮件。当时是看到他的个人网站上有一个对于学生的建议,我寻思既然我没法跟大牛一样学术套,干脆问问他写的这几条建议的问题吧。于是一个题目是“Questions about your advices”的邮件HLL的发了出去。令我诧异的是他居然回复了。于是我乘胜追击,问了他关于选课的问题,他又回复了,说话比较简短,居然还有拼写错误,看来是一个办事讲求效率的人。这就基本上算是建立起来了联系了吧,于是我继续说希望多学一些东西,能不能帮你做些project。他说我的大部分proj都是需要XXX ,XXX课的,不过我可能会有个proj你估计能做。看来是一个有不少proj的,而且很nice的人。
来了之后,我赶快给他发了邮件说能不能见你一面谈谈那个proj的事儿。他把我约到了office hour。
插一段:后来的事实证明,office hour是一个跟老师谈话的好时机,希望同学们每次有机会,哪怕自己编几个问题,也要去office hour泡一会儿,君不见三哥三姐们经常把老师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搞的满是咖喱味。我的另外一个老师有一次office hour跟我聊了很长时间,他说的东西我记忆犹新。他告诉我必须积极回答问题,考试弄个A+啊什么的,总之要能思考,要be visible。因为学生太多了,老师有机会当然会给那些他觉得比较熟悉的人。美国也讲究relationship,不过人家的人际关系说的是我跟你比较熟,所以我了解你的能力。
回头说office hour。我跟老师聊了聊天其实就是他问我本科做了什么,我把我做的会的各种能想到的统统一顿说,甚至还特别naive的说,希望能做一些义务的TA工作。他把我做的东西用了一个词概括了一下:board level。的确,本科的谁做的不是单片机那样的小东西?我的毕业设计也不过是个基于单片机的小仪表,从头到尾基本就用了一周。然后他说想当TA必须是on the research track。这次谈话总共进行了20分钟,最后他说让我用email follow up一下。
再插一段:follow up及其重要!甭管什么情况,工作也好,学习也好,遇到一个新的面孔,以后对你有用的你都必须follow up。当然这话太功利了,但就这个情况。而且最好在24小时之内。
这次谈话过去之后我就没当回事儿,结果大概一个月后有一天,我正在家穿小西服打领带准备参加MS的宣讲会的时候,手机震动了一下,发件人赫然写着教授的名字。我颤抖着做好读到“I am sorry to inform you…”这句申请的时候耳熟能详的话了。结果打开发现他问我你还有没有兴趣加入这个proj。必须有啊,我一顿感谢他的consideration。教授很快他就回邮件说你找你的学姐谈谈,她给你讲讲这个proj都干点啥。我就与我的学姐约了时间去谈的话。
学姐是个中国人,给我大概讲了讲这个proj,给了我俩paper。我回家之后就跟教授发了邮件谢谢他给我这次机会,概述了下学姐跟我说了什么,又说了说我对于这个proj的理解。他说关于这个项目他大概有一个phd的位置,问我感兴趣不,我说感兴趣啊。他就说we need to meet,然后把我约到了他的办公室。
去他办公室那天下着雨,我这一路心里极其忐忑,毕竟关乎成败啊。于是跟比尔•拉塞尔每次比赛前一样出现了一路的呕吐反应。他问了我为什么对这个proj感兴趣,我答了自己准备好的东西,他很满意。然后问我为啥想读PHD,我说了我准备好的另一些东西(其实是在他自己写的advice里边的理由,不过我化用了一下),他依然很满意。最后问我,你概述下你做过最creative的东西。这一下把我问懵了,尼玛不按套路出牌啊。我又紧张了,说了一通我在平时做的东西,本来就哆嗦,加上有些词我不会,结果把他老人家给讲糊涂了。显然,他对于这个不怎么满意,跟我说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看看你的交流能力咋样,毕竟很多工科学生都不善言谈,这很不好。然后说有个台湾同学本来英语也很一般,结果天天看电视,英语变好了……我寻思哥们儿你不干教授了以后可以去李阳克里兹公司去开办个“电视英语”去,没听说过看电视能提高口语的……最后,我问他,到底怎么样才能成为你的phd,他说你这学期有个VLSI么不是,把那个course project弄好了我们再详谈。
这次的“面试”可以说是基本成功吧,毕竟最需要的东西还是说出来了。回家之后follow up了一下,并说下次你见我的时候我肯定能提高交流能力。
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了。转眼到了期末,VLSI的project在我们组三个人的努力下做的还不错。第一学期的三门课也以三个A收尾了。在大农村,假期什么的最难受了,没有买车几乎寸步难行,因为公交停了。还好我那高富美女朋友不嫌弃我,来这大农村陪我这个刁丝过了一个月农村日子,做了一个月保姆。不过这么长日子总不能不联系未来的老板啊,所以给他发了个邮件,感谢了下他整个学期的指导。他说thank you for your kind words。
然后开学了。我老板的课几乎都集中在spring semester。所以我选了两门他的课,另外一门不怎么确定怎么选。正在纠结之时,想起来今天是他的office hour,我拿着一张纸写了几个打算选的课名就去找他了。
他还记得我,我就说我不太知道选什么。他问了问我的想法之后说,选XXX吧。接着我就说,上学期我们谈话的时候你说我要是VLSI的proj做得好的话就可以跟你谈谈phd的问题。他说你做的不错是不?我说:嗯 top five performance(好吧,我承认我们组是正好第五名,不过我也没撒谎呀,但这么说的确更有力度)。他听了挺高兴,说很好。然后说你还对那个项目有兴趣没?我说我一直等着呢。他说那个项目下周就要启动了,因为爷钱来了……然后说在这之前你去找这个项目现在的负责人,我的一个POSTDOC谈谈去。然后这周五再来找我谈。之后他email给我俩论文,问我能看完不,我说差不多能吧。正准备走呢,他叫住我说,你先凑合着选那个XXX课,要是真的干proj的话就退了它,改选一个研究学分吧,不然忙不过来。
回家打开邮箱查看附件,我愣了。尼玛坑爹啊,这俩论文是两个博士毕业论文,加起来400页……不过为了准备两天后的跟postdoc的谈话,我熬了两个通宵终于看完了。
去见博士后,我们侃侃而谈了两个小时,虽然其中有半个小时是在扯淡,他谈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就配合的说一些“really? Oh! Yeah I think so.”这样的英语相声捧哏词汇。不过我把我能记住的论文里的内容都说给他听了,他说我的homework完成的不错。之后周五跟他一起去了老板办公室,大概说了说分工和要做的事情,他又表扬了一次,说我看上去很dedicated。老板说你还是别转博了,因为转博的话项目就固定了,这个项目持续不了那么多年,等你硕士毕业之后再接着读博多好,到时候有好的项目还能参加。我心想这下这不悬了么,以硕士的身份最多那一个半奖啊,更有可能我得一直自费了。
不过这次谈话之后我就在我们的实验室里拥有一个小桌子。就这样的,工作算是开展了。我跟后来进我们组的一个美国小黑说:哥可能是免费给老板工作的哈,我可不像你是个phd,我就是个master,没钱的~ 他说我真惨……第二天我们去开组会,是一个跟sponsor的电话会议。会议完了我帮这个phd连接实验室打印机,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打开一看又是老板的邮件。我心想估计是具体任务下来了,也就没看。帮他弄好了之后我回到自己座位,打开电脑发现题目是“new RA appointment”。上边赫然写着我的名字和年薪,发现是个全职的RA,而且这学期的学费保险啥的都能给退回来,长这么大终于见到回头钱了……我这一激动给我女朋友我爸我妈我哥们儿们打了一圈电话。
我希望跟我情况差不多的同学们,如果自费出来不要气馁,就算不爱读PHD打算找工作,跟老板做做thesis也是很好的选择。而且整个过程中一定要主动出击,甚至push一下。很多三哥三姐们第一个学期就拿到钱了,这是我后来知道的。凭良心说,他们很多都不如我们,但是他们会推销自己。这些东西我们必须学,甭管是平时上学或者是找工作的时候,当然,平时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资本。嗯,这件事儿就到这了。我要继续努力工作去对得起自己的工资了~以后有什么更新还会继续说,有时间也会回来跟大伙交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