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5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758
- 帖子
- 精华
|
请原谅我的拖延症。鄙人本来就是懒人一枚,申请也是拖到今年1月份卡着N个学校的DL才开始进行的。所以本文也顺理成章的拖到了现在…以下内容纯属自己胡诌,请大家自行汲取可靠有用的信息,谢谢。
本科院校是双非?没关系。GPA低?不要紧。GT成绩低?也没关系。没有实习&科研经历?还是不要紧。RL不知道找谁写?没问题。面签怕被拒?小意思。不想找中介?那最无伤大雅了。阅读完本文后,你会发现这些都不是事儿!下面就让鄙人来带你寻找自信。
本科院校
双非的童鞋,强烈建议申请美国的研究生。因为香港和新加坡比较看重也比较了解大陆本科院校的档次。而大部分老美不太了解中国大学的档次区分,例如C9,985和211之类的。只有北大清华之类的几个TOP的大学是老美普遍知道的。所以申请美国但是本科院校不好的童鞋,不要担心。国内的普通一本,甚至二本三本一样有申请到IVY的!所以各位双非的同学,你们重新洗牌的时候到了!
GPA
美国院校普遍要求总的GPA在3.0以上。但是鄙人GPA才2.8也拿到了综排TOP40的AD,说明不是所有学校都会死卡3.0这个指标的。所以GPA只要在3.0以上的童鞋,就不要再喊什么硬伤了!我GPA才2.8都没有喊过硬伤有木有!关于专业课程的GPA,如果比总的GPA要高挺多的话,建议多开一份专业课的成绩单(如果所在学校允许这么开成绩单的话)。另外,如果本专业给的分数普遍都很低,全专业的人GPA都偏低的话怎么办?不用担心!这时候你可以查一下你的专业排名,如果有TOP10%的话,都建议去找教务科多开一份排名的证明。告诉对面的老板,我的GPA没有问题!只是因为本科老师给的分数太低!如果有想转专业的童鞋,一定要提前弄清楚自己需要补齐的自己想转专业所需的专业课,再提前在本科选来修读。我这次转专业都被REJ的原因基本都是由于本科课程里面缺少了所转专业需要的一些专业课学分。
TOEFL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托福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托福是给母语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去美帝留学的时候,老美为了能保证你可以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而设立的考试。也就是说,老美是考察你能不能利用英语这门语言工具来了解新鲜事物,汲取知识。说了这么多屁话,我只是想说明TOEFL和CET4、CET6之类的中国应试类英文考试不太相同。你在做阅读的时候,相当于在模拟你在美国学校里阅读全英的教材;你在做听力的时候,相当于你在美国学校里面听老美在全英的授课;你在做口语的时候,相当于你在美国学校询问其他学生或者老师生活或者学术上的问题,并与他们进行交流;你在做写作的时候,相当于你在美国学校完成作业。那么,当你在考托福的时候,带着一颗不是去应付考试的心态去考,而是带着一颗你要利用你所能掌握的英语来汲取你想要知道的知识和表达出你心中想表达内容的心态去考,你将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赶脚。而且建议一些像鄙人一样学习爱偷懒的童鞋,一定要专门找一段时间好好冲击这门考试,不要每次都抱着没中JJ或者状态不好之类的理由来浪费自己的考试费。培君托福板块的资料很齐全,好好利用这些资料,110+不再是梦!看完培君的托福资料,我就顺利从83冲击到了103分。怒涨20分有木有!好吧。我承认我扯远了。对于一般的理工科申请者来说,托福在85分以上就可以进行申请了,因为老美觉得85分对于理工科的课程来说基本就够用了。当然,分数越高就越有竞争力。另外,要申请TA的童鞋要注意自己口语这部分的分数。美帝大多数院校要求TA的托福口语分数都至少在23以上。
GRE
鄙人又来晒自己的反面教材了。GRE308够不够低,够不够低!很低吧!没关系,鄙人还是申到了自己想去的学校。首先,我们还是要搞清楚GRE考察的是我们的什么。估计很多童鞋之前也知道了。没错,GRE考察的就是我们的逻辑思考能力,而且是在英语环境下的逻辑。当然逻辑也分为语言逻辑和数学逻辑,所以就分成了V和Q两个部分。就理工科而言,美帝大部分学校对GRE成绩都没有像TOEFL那样做出硬性的分数要求。一般都只会给出往年被录取的人的GRE平均分作为你申请的参考。所以GRE我们一般都会有所忽视,但是GRE对研究生的申请还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对于新G而言,我们一般都抱着310能申,320够用,330很好的准则。写作部分,文科要求会比理工科高,理工科基本在3以上就够用了。但是在老美眼里,GRE成绩在申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都是因校而异,因人而异的。当然,没有人会嫌自己的分数太高。所以跟托福一样,GRE的分数越高,自己的竞争力也就越大。不要老是去相信十几天就能搞定GRE神马的云云,GRE想要考得高分就要付出努力,努力背单词,多做练习。鄙人的GRE之所以这么低就是因为没时间好好静下心来学,现在那叫一个悔啊。
实习
实习最好找与自己所申专业相关的实习,实习完了记得开个实习证明。遇到合适的上司,例如有海外背景之类的人,可以在申请的时候麻烦他帮你写其中的一封RL。但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我感觉没必要在实习上花太多的精力,这只是锦上添花的一部分。有精力的话,可以多参与一些科研的内容。
科研
首先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对科研感兴趣,如果没有东西能支持你在科研的路上走下去,就千万不要读PHD。不要看到别人说自己几篇SCI,几篇EI,IF有多高多高云云。结果自己就一时脑袋发热,泡进去实验室里一呆就是一两年,最后什么成果都没做出来还影响了GPA。现在论坛里的大部分科研经验贴都是硕士生的经验内容,所以我就根据个人的经验讲一讲本科生做科研的事情。我大三在实验室混了半年,混到了一篇SCI的二作,自认为还是相当狗屎运的了。当然跟很多大神比,这不算什么,本科生发SCI在这个年代也不算个稀罕事了,例如跟我同级的同学甚至有IF总和8的了。这种水平在国内很多高校,PHD都可以毕业了。但那是人家天天泡实验,泡了两年多换来的成果。而我是做不到这种高强度的科研训练的,所以我也就只能远远的仰望这种大神了。对于我而言,我觉得自己是运气太好,在没花那么多功夫的情况下还弄了一篇文章的。但是,运气好总是托辞,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技巧的。我总结了一下,本科生涉及科研时,选导师是很重要的,虽然这对于研究生来说也是…在找导师的时候,你一定要多问问师兄师姐或者本届已经跟老师进实验室的同学,了解一下本专业各个老师的基本情况。比如,这些导师有没有国外的背景,例如在国外读的POSTDOC被引进回来之类的。有海外背景的导师当然就是我们的首选。再看这些老板的科研方向,哪些是自己感兴趣的。另外,如果自己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为了要PAPER。那么你就要去了解哪些老板实验室的科研方向是最容易发PAPER,实验周期最短的。或者哪些老板的实验室有很牛逼的师兄师姐,可以带着你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发PAPER的。在确定好老板之后,可以通过学院或者学校的一些本科生科研项目之类的活动找到导师。也可以直接找到导师的邮件或者电话,联系他,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再去找他面谈。找老板面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欺骗老板。你就跟老板讲明,我来实验室是为了给出国做铺垫的,希望增加自己科研方面的经验,最好能发PAPER。不要一开始就带着保研的面具去欺骗老板,进了实验室,做了成果,然后大四毕业后却一走了之了。这种事是很损人品的。老板知道你的来意以后,一般都会标明自己的态度。如果一个老板拒绝了你,你可以再继续找其他老板,但是千万不要一脚塌N船。总之,找老板面谈的核心就是,表达清楚,你能给老板提供什么,并且希望从老板那里能获得什么。这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进了实验室以后,一定不要偷懒,一般本科生进去都是做做基础的劳动力,像生物和化学的科研,一般进去就是给师兄师姐洗洗瓶子,当个技术工之类的。当然,如果你运气极好遇到了好的愿意手把手教你东西的师兄师姐,那就另说了。总之,不要偷懒,跟实验室的师兄师姐要搞好的关系,做事一定要谨慎和勤快。如果你们实验室是一台文章机器的话,那你进去干一段时间之后,PAPER也就不远了。记得之前一个在美读研的朋友跟我说过,既然GPA和GRE都是侧面来证明你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那你为何不直接用有含金量的PAPER来证明呢?所以,强有力的科研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弥补自己在GPA和GRE上面的缺陷的。在写PS和CV的时候,一定要说明自己在各个科研的项目中都做了哪些事情,突出了自己的哪些优点。例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但是一定不要伪造自己的科研经历,如果碰上了面试,对面的老板几个问题就能判断出你的科研经历的真伪。
RL
我觉得RL这个东西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宁愿找和你很熟悉的臭皮匠,也不要找和你八竿子打不着的诸葛亮。当然这句话说的有点偏激。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一定要找跟自己熟悉的导师或者上司来写RL。找一个跟你没讲过几句话的院士帮你写RL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时,海外院校的教授和上司的RL在老美眼里会比中国人的RL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所以遇到与自己交集不少的海外人士,就让他从了你吧。如果没有这种经历或者机会的话,就都找中国人写也没有问题。
VISA
对于F1签证,VO只考察两点。你有没有移民倾向和你的专业是否敏感。文科和商科都不属于敏感专业,这些专业的童鞋可以直接跳过这点了。理工科的专业就要相对而论了。一般来说,涉及到高精尖的科技或者涉及到军工之类的专业都属于敏感专业。至于VO为啥经常要CHECK敏感专业的学生,甚至REJ了这些学生。我想原因大家都懂的。所以在准备面签的过程中,涉及到这方面内容的问题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准备的材料和面签时说的话一定要一致,例如study plan上面的内容。口文不一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签证带过去的材料也一定不要造假。因为你带过去的所有材料都有被他拿去CHECK的可能性,一旦材料被他收走,被他发现了有造假的内容,那就可能不仅仅被REJ的结果了。至于移民倾向,只要不要表达出读研是为了留在美国即可。因为我们都是要在深造后要回来建设祖国的好孩纸。大家都懂的。当然,被REJ的原因也有可能不是这两点。但其他原因一般都是很容易避免的。例如有一个朋友拿到了UIUC的OFFER,VO上来的第一个问题一般都是你去哪个学校。他说UIUC,VO接着问FULL NAME,结果他就答不上来了。所以直接就被REJ了。相信大家都不会犯类似低智商的问题吧。所以面签一定要做足的准备,材料尽量都带齐。我是抱着被CHECK的心态去面签的,结果运气好就秒过了。所以做事情都要往做坏的打算去准备。
DIY OR 中介?
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建议大家都DIY啦!培君社区的资源这么丰富,讲座这么好,大神这么多,为何不DIY还要花冤枉钱去找中介呢?申请是自己的事情,就交给自己来决定吧。退一步说,即使找中介,也要货比三家,找靠谱的中介,找靠谱的老师。遇到一个不靠谱的中介或者一个不靠谱的老师都是有可能会毁人一生的,所以这种靠RP的事情,各位童鞋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大概能想到的内容暂时就这么多了。看完以后大家可能会发现,其实我们平时十分看重的各种软硬性指标似乎都是不那么的重要,不是那么困难才能达到的。这就是我想给大家灌输的理念——“无用”的申请手册。
鄙人去年11月份杀的G,12月份杀的T,1月份申的请。细细数来,前前后后全程也没超过4个月。当然我这种行程已经是申请的极限了,希望大家都不要学我这个反面教材,要早作准备。而现在也才7月份,所以各种想申14 FALL的童鞋一定不要气馁,觉得自己时间不够。只要一鼓作气,好好准备,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相信大家一定都能拿到自己满意的OFFER!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并且切断自己所有的后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