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学
大学
高中
高中
语言
语言
服务
服务
海外生活

关注:2

所属分类: 无聊啦 海外生活

查看: 936|回复: 7
发新帖

[衣食住行] 在美国读书期间,如何更好地融入美国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15:3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觉得这不一定和中国人的秉性有关。到美国来读书,相对而言你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还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人会自然的找与自己背景比较相似、比较容易相互理解、甚至比较容易沟通的人在一起抱团取暖,这个时候除了你的同乡中国人,还有谁是更好的人选?另外,人也有一种惰性,倾向于以最容易的方法和方式处理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迷路的时候,问当地人怎么走,结果别人的turn left,... cross street,... after next building ...就把你绕晕了,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这要有一个知道怎么找到路的中国人就好了。总之,大部分中国人在美国读书选择和中国人自己玩,这是很正常的。

但我非常鼓励你的想法。既然来美国读书,就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了解这个国家、文化、习俗,知道这些与自己的背景有和不同,外在的、本质的,为什么不同。这不是看一本书去了解,而是去生活、去经历、去碰撞、去反思。。。当你拥有两种不同的文化和经历的时候,你就会比较,你思考的方式方法就会更丰富。。。

我有一些建议,这些建议也是我在刚来美国的时候做过的。

住宿:你可以去住学校的学生宿舍,这是大部分美国学生的选择。我不知道你的学校的学生宿舍是什么样子。我自己曾经住的研究生宿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和美国人住在一起,交往的机会自然就比较多一些。还有你可以考虑当地的美国人家庭,学校有时候有这样的connection & program来帮助外国学生住在当地人家。

交友:如果你考虑直接和美国人互动有压力,不知道怎么开始的话,你可以考虑同和其它国家的学生交朋友,比如亚洲和欧洲学生。大家都是外国人,遭遇的情况比较相似,英语都不是很标准,大家很容易玩得来。还有就是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玩:这是最好的融入美国人的生活的途径,这些人玩不开心你就找别的人好了。

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你都可以考虑参加,还有一些途径,比如你看到有小广告说某学生需要数学的tutor,这通常是中国人的强项,你考虑去试一试。如果碰到愿意学中文的美国人,对你而言也是个机会。

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注意保持界限,尊重别人的privacy,中国人通常不太注意这些。还有要自我保护,这对己对人都是有益的。如果你受到别人伤害,直截了当和别人讲,否则你心里开始有隔膜,别人也就失去了你这个真诚的朋友。

我觉得态度上不要居高临下,也不要自我矮化。真诚谦和就好。另外不要太defensive。

最后,你要考虑到这样的生活会使你的生活费用高一些。但我基本上不考虑这一点。你会发现你每个月多花一百美元和少花一百美元对你的生活质量还是有影响的。

Good luck and enjoy your American life!





这是一篇见解独特的文章,作者是哈弗福德学院的王逅逅同学,从美国留学生的角度看待文化差异这回事。如果你有了融入的心,说明你自己刻意把很多东西分门别类了。

《“融入美国校园文化”是个伪命题》

“外国学生欢聚一堂,中国学生孤坐一旁。”许多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后,仍然沿用中式思维,一心想要融入主流,但往往适得其反。

高大上才是主流?

高中同学里,总有那么几个什么都好的学生。他们学习好、人缘好,担任学校各种社团主席,早早就在准备出国。总之,什么都比别人提前一步。而且这些“明星”学生往往都是朋友,当他们一起从走廊里嘻嘻哈哈经过时,他们所散发出的那种自由的气息往往给其他“普通同学”带来一种深深的压力。那个时候,他们所代表的就是中国高中的“主流社会”,融入了他们,便算是往社会阶层的梯子上爬了一级。

然后,这些传奇的学生出国了,他们去的也都是美国最好的学校,也许有些学校名字我们还没听过,但那也只能算是我们普通群众孤陋寡闻了。“某某的爸爸认识哈佛的招生官”,“某某的妈妈给斯坦福捐了栋楼”……这样的传闻总是在申请季结束之时不胫而走,为这个高大上的小圈子更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他们出国的第一学期,一切都还显得同样高大上。PO各种在大学参加活动,和各种肤色的朋友,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合影。国内的同学看着羡慕,高中的学弟学妹看着向往,一切都还是美好的。

但过了一段时间,这些“明星”学生却开始抱怨,而且是公开的抱怨—食物不好吃,室友声音太大,party太吵,交不到知心朋友……随后,我们又在各种社交网站上看到他们每周末去找中国同学聚会,玩三国杀,吃方便面,看《爸爸去哪儿》。忽然间,那种高大上的光圈似乎烟消云散了。

“原来他们没那么优秀啊,完全融入不了美国文化嘛。”在国内的学弟学妹们开始议论,家长也开始议论。过了一段时间,若是有个学生不适应,回国了,便又掀起轩然大波。“XX高中优秀学生留学美国,因抑郁症/社交恐惧症/难以融入美国文化回国”这类内容登上各大网站。于是,国内大众都摇摇头,原来这些孩子也就如此,连美国都适应不了。

美国不鼓励“融入”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适应”,适应环境、适应人与事,慢慢就可以成为那个“适应能力最强的人”,但是这个道理放在美国却行不通。抛开中国式的思维方式,我们会发现美国并不是一个鼓励“努力融入”的国家,因为美国没有一个所谓的主流文化。就像美国大学里的运动员不会是吸大麻的嬉皮士,hip hop舞团成员不屑于加入一个代表富人郊区的姐妹会一样,这些不同的“部落”都被社会所接纳,但却又互相看不上。

在中国,你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社会的评价标准是一样的:名校,名车,挣钱,买房,嫁个有钱人。于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口中的“成功人士”也都大同小异,但美国却并不是如此。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一个种族的价值观想要凌驾到另一个种族的价值观上是行不通的,所以美国社会更加宽容,人们也没有那么强烈的“融入”意识。

说到“融入”,首先得有一个主流群体。但是事实上在美国校园里,很难说哪个团体更主流。很多人受美国电影的影响,认为天天开party的兄弟会、姐妹会就是主流。在很多学校的确如此,但在越好的大学,这种以某类行为来区分人群的趋势越不明显。因为大多数人都有广泛的爱好和才能,他们不愿意被一个小圈子所束缚。

比如在哈弗福德学院(Haverford College),有很多运动员同时也是清唱团的成员。在斯沃斯摩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我的好朋友是一个学习表演的棒球运动员。他身高1米9多,一身肌肉,金发碧眼,看上去就像美国电影里那种爱欺负人的富家子弟。但实际上,他是那种会拿着本子和笔坐在电脑前,对着黑白默片一帧一帧看,一场一场分析的文艺男青年,并且在拍电影时一丝不苟。我曾跟他拍过一个短片,整整四个小时,他和一群染发打着耳洞烟熏妆的电影学生一起探讨角度、道具、演员的情感,完全令人难以想象他是个运动员。那么,如果一个学校里有很多这样的学生,我想就连美国学生也无法说出什么是主流了。

我的一个留美中国朋友也提到,在美国大学里,中国学生对于“主流”有着很不一样的理解。比如有些人刚进入美国大学,便会认为天天在图书馆里好好学习的美国人是主流,而有些人则觉得穿着时髦,搞乐队的人是主流。大部分人不理解天天喝酒吵闹的兄弟会成员,也有很多人认为姐妹会成员过于放荡。所以,在看不出“主流”的情况下,又何谈“融入”呢?

美国人广交朋友,中国人结交挚友

那么有些人也许会问:既然“主流”的概念并不明晰,那么中国学生到了美国,又该如何寻找或建立自己的圈子呢?在我身边美国朋友很多的中国学生,他们经常和各类美国人交流,和任何他们能接触到的美国人交流,而不只是和某一个群体交流。见的人越多,才能够判断出自己属于什么群体,或者什么才是自己眼中的主流。

我的朋友E,并没有在美国读过高中,于是在刚来美国大学的时候,便努力寻找自己应该归属的圈子。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他几乎是每场party都去,和一群美国学生住在一起,喝酒、吸大麻。可是到了大四,他选择跟几个亚洲学生住在一起,有几个要好的美国朋友,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一番回顾后,他说:“刚来的时候我不熟悉美国的交友方式,探索一番以后发现,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美国人喜欢广交朋友,而中国人更喜欢结交挚友。现在我已经不想努力去和美国朋友走得很近,表面嘻嘻哈哈过得去就行。” 也许,越长大,就越会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面,不能 把人都“大致归类”了。

想要融入,说到底是对自己文化和对自己的不自信。刚到美国,每个人都会有个认知的过程,然后就会慢慢找到自己,最终不在乎自己有没有成为某个团体中的一员。到了那个时候,谁又在乎自己的朋友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沙发
发表于 2015-5-20 15:49:02 | 只看该作者
【用十五字混经验的有谁比我厉害呢】
板凳
发表于 2015-5-21 10:58:42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为了一句话万一这贴子火了呢】
地板
发表于 2015-5-21 18:08:0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评论啊,好紧张啊,该怎么说啊,打多少字才显的有文采啊,这样说好不好啊,会不会成热贴啊,我写的这么好会不会太招遥,写的这么深奥别人会不会看不懂啊,怎样才能写出我博士后的水平呢,半年写了这么多会不会太快啊,好激动啊
5#
发表于 2015-5-22 15:05:13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多么无聊的帖子我都会去的】
6#
发表于 2015-5-22 20:37:47 | 只看该作者
顶![此回复虽然只有一个字,却深刻表达了回复人的深深的祝福与刻骨的感情,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足以见此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寰的创新能力。实是佩服佩服!再加上以感叹号收尾,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照应前文,升华之题,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的感动和惆怅,有浑然天成之感,真乃祝福中的绝笔] 
7#
发表于 2015-5-23 02:04:23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为了一句话万一这贴子火了呢】
8#
发表于 2015-5-23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专业维修核潜艇、反应堆,核弹头翻新,抛光,打蜡.回收二手航母,清洗航母油槽、航天飞机保养换三滤.高空作业擦洗卫星表面除尘.批发歼 10,F22 F35 B2轰炸机,各类核弹头。量大从优!有发票!全面接受预定歼20歼30,3个月内提机,送两年保养,送飞机后视镜。另承接火车补胎、定做蚊子眼睛、蚂蚁破腹产等业务,还有惊喜小礼品钥匙扣,打火机等!新到一批散养奥特曼,欲购从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发布主题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订单中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