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6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767
- 帖子
- 精华
|
工作半年多了,感觉最初找工作的时候走了很多弯路,思想和认知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对于目前申请ME,准备找ME工作的同修(MS为主),有一些个人感触比较深刻的点与各位分享。
1.学校
学校的牌子重要吗?答案肯定是重要,MIT,stanford这类名气非常大的学校基本可以保证拿到很多的面试,其他的比如说UIUC purdue umich gatech tamu ut-austin(这所学校很难很难进)也有类似的优势,再其他的比如说地区的学校很多也很不错,因为本地的公司比较认的,主要以各个老工业中心附近的学校为主,比如cincinnati,missouri,UTK这类。. From 1point 3acres bbs
经常会有的一个考虑就是很多名气很大但是ME排名不高的学校比如那一批号称水校的藤校有没有必要去?有,也没有。藤校的就业很多是集中在金融咨询方面,所以单纯考虑ME就业并无意义,毕竟藤校的心理学文学去咨询行业的都比比皆是。缺点在于对于很多直接读MS的同学而言,语言的问题是主要的。很多藤校的ME以后会选择金融咨询行业(主要在魔都,坡国,HK等地),长期看不必担心找不到工作或者是赚不回学费的问题。
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学校比如CMU,全民皆CS的学校不需要转CS只需要靠修课号就可以找CS的工作,这也没有啥可比性,在这种学校正经学ME的也有,找到很好工作的自然也有比如本版出现过的帆神。
2.方向
之前很多人推荐FEA作为方向,但就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对于MS毕业,design+mfg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组合,design的课在ME上,mfg的很多会开设在IE学院,但是应该大多数修课自由。
其他的几个方向比如流体,燃烧,传热这些并不是很适合硕士找工作,不过找到工作的肯定也有不少,主要看project是不是太偏重理论。
FEA同理,如果只关注MS就业,因为很多的课程都是编程相关,对于“正统”ME的接触不大,但是也有不少人以此为跳板选择CS方向的课程,见仁见智。
HVAC目前就业不错,而且就业很多都在大城市因为需求比较大。
机器人、控制等等的工业需求也很多,与EE类似方向有重合。
声学振动这些比较小众的方向实际上就业挺好,大型工业公司都存在类似的设备问题需要改进,因此找工作并不算难,只要不要自己作死往理论走。
MEMS和bio照例不评论。
PhD的话,很大程度上选课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导师需要上什么课做什么研究都得照办,再加上我本人属于quit PhD的弱鸡,就不赘述。
3.找工作
找工作是一件比较tricky的事情,因为很大程度上MS找工作的积累来源于国内读BS阶段。以我对于烙印的观察,如果想要比较快地MS毕业后在美国找到实习,应该更加注重自己在本科时期的积累。几个大的机械公司比如GE,西门子等等对于国内同学的实习机会还是很多的,尤其在大城市,能够用课余时间part-time一下,是非常棒的经历,无论对于拿到面试实习还是full-time都会很有帮助。
更好的一种是在本科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继续读一个MS,这是很多三哥三姐常见的套路,可以观察一下周围找到工作的三哥三姐往往在到达美国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多的工作经验,所以要吹出一个实习来并不是难事。
如果来美国之前没有实习经验或者工作经验,可能就会麻烦一点。我个人的建议是研究一下学校关于defer program的要求,如果可以的话争取在第一年结束的时候在国内、欧洲或者坡国等地做半年到一年的实习(一般学校不会允许MS太久毕业),当然能有美国的coop是最好,这样子毕业以后基本可以保证用OPT找到实习或者工作。
面试时候的专业问题,除开某些行业那些特别的问题(比如发动机的肯定会问发动机的问题,消费电子的肯定也会问消费电子的问题)以外,基本可以参照FE review book的内容来准备,不会超出这本书。
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自己找工作时的准备,简历的完善,决心以及不认输的态度。我算了算我找到工作前在学校的career center投了将近200份简历,在其他的网投投的数量加起来应该比这个只多不少。
4.PhD
对于PhD,好老板和好方向比啥都重要,如果硬是要排序的话,好老板好方向>好老板差方向>差老板好方向>其他。
方向好坏详见上文。
5.语言
语言很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Toastmaster在各个学校都有,这是我最推荐参加的组织。可以逼着锻炼口语和演讲能力。一些比如lion club之类的志愿者协会也非常有用,其他比较私人的锻炼方法诸如跟读NPR,照着有字幕的节目复述等等视各人情况而定。
语言是生存在这个国家的根基,其他的专业知识等等也很重要,但对于工作本身,真的不那么重要,因为能够在这读MS的,基本都是bell curve右边2sigma往右的那一批了,比我们笨的人多的去,不要对自己太没信心。
6.身份
绕不开的问题,很多公司不sponsor,很多公司可能sponsor可能不,很多公司不给MS sponsor,很多公司给sponsor H1B但是不给办卡。
H1Bwage是一个很好的网站,相比起来还有H1Bdata也是类似的,每次career fair以及接到面试之前,先上这些地方查查看,可以避免无用功。
关键的态度还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如果该做的准备都做好了,该努力的地方都努力到了,仍然没有好的结果,就坦然接受吧,毕竟EB1C比EB23办得快得多,真想要在这里留下,有的是解决的办法。
人生是一场长期的奋斗,一时的先后,又算得了什么呢?
以此和各位在ME奋斗的同学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