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学
大学
高中
高中
语言
语言
服务
服务
托福专区

关注:11

所属分类: 考试交流 托福专区

查看: 1100|回复: 7
发新帖

一戰T103經驗分享【來自臺灣的朋友的經驗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4:1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下由风中问大帅为大家整理的来自台湾朋友的分享帖!!!有点长,还都是繁体啊!!!!!!耐心看完,会有收获的~~~~~~~


大家好 我是台灣的朋友

因為在這個論壇得到很多資訊 也學習到很多

但是發現TOEFL版相對資訊比較少 因此想把自己之前考試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字數有點多 但是 我分成WSRL等分類 可以直接往想看的地方看就好

單科成績/總分:R:28/L:27/S:22/W:26103準備教材:l   單字1.        眾文托福分類字彙2.        許章真托福字彙滿分3.        TPO1-29
l   文法:1.        旋元佑文法
l   閱讀1.        眾文托福分類字彙2.        TPO1-29
l   聽力1.        眾文托福分類字彙2.        TPO1-293.        六十秒科學4.        舊托福part C
l   口說1.        TPO28.29.30
l   寫作1.        整合寫作TPO28.29.30

雖然看起來我是先殺G 在準備托福但其實中間因為家庭因素 沒有接著考托福 就先從軍去而當兵的一年中頭兩個月的新訓把hungr game三部曲英文版看完接著在兩個月的分科訓讓我把 許章真托福字彙滿分 背了兩次(我很喜歡這個位作者 他還有一本很棒的著作是 最重要的一百個字根字首)也算複習了GRE中很常考的托福單字但在接下來的七個月 因為不巧當上排長又下了基地測考人生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所以除了偶爾背背 100句讓你背下七千單之外很難專心在托福上 所以這個準備方式也適用剛接觸托福的同學

l   寫作用舉例說明可能比較好懂Topic: 9/29真題 所有大學生都該上歷史課嗎1.        開頭: (表達立場 重複主題) 贊成  2.        中間第一段: (正)ex 美國前總統 林肯說過We know nothing of what will happen infuture, but by the analogy of experience.”-->鑑往知來 不會重蹈覆轍-->學生可借鏡 更容易獲得成功3.        中間第二段: (正)ex 對我來說上歷史課就像看故事一樣-->讓我在沉重的學術課程中得到放鬆紓壓-->也因此使我的學業表象更加優秀4.        中間第三段: (讓步)ex 也許上歷史課會讓一些學生無法專注在他的課業中 像是化學系的學生可能因為歷史課的額外負擔 無法專心在進行實驗上(再攻擊) 但是time control 也是大學生必須學會的能力之一離開了學校這樣的情形不會少見5.        結尾: (總結上論 再次表達立場)
說明:1.    獨立寫作例子的準備: 建議同學們從雞精練習 TPO可以先不用練 雞精已經夠多了但不要抱持一定會出現的心理當練習就好但在開始動筆之前先把幾個雞精題目看過一遍準備自己的萬用例子了以上的例子一到三完全就是我的萬用例子只要你轉的過來什麼例子都可以用1.林肯總統的部分 可以套到科技電視的好處(從電視學到歷史 林肯總統說…), 看書的好處和歷史類的題目2.紓壓絕對是萬用例 原因可以換成任何其他東西ex1:政府該建建音樂廳or體育館? A:都可以 因為聽音樂 運動都可以連到紓壓-->使人民工作效率提升-->增加國家競爭力ex2: 幼童該不該在本科外學音樂? A:贊成 因為可以使幼童在沉重的學術課程中給予放鬆的管道紓壓-->也因此使它們的學業表現更加優秀3.不能專心也是很多題目的萬用解 這就顯而易見不舉例了
像是這樣的答案可以先記下來寫出怎麼把A現象推到B再推到C結論 的三段論調整題目 使自己的舊答案 能符合到題目上 現場想新答案有點風險另外我的萬用解還有增加家人感情李安(謙虛 異鄉學習 不屈於現實 追求夢想) 菲爾普斯(霸凌經驗, 與眾不同的練習量, 面對挑戰成長, 小時候學游泳 緩和ADHD 過人成果)萬用名人的例子看自己的喜好喜歡誰就去多認識他認識多方面就可以多套在幾個題目了比如愛因斯坦他不只在科學上(推翻牛頓 相對論等) 在人文上(還差點當上以色列總統)更是有很多名言2.    文章架構: 我習慣是兩正(A的好處)一讓步(B的好處)再打(B的壞處) 就變成三段都是在支持自己主張的論點因為寫出題目另一立場(B)的好處後再攻擊他 不只字數多 且可以表現出思想表較全面 且表示我們沒有忘記B的存在且準備三正的例子時蠻容易想不出A有三個好處不如就想B的好處在推翻他 也就是選A的好處了3.    換字: 換字是在練習中很重要的工作好的動詞和幾乎不出現相同的字有很大的拉分效果但避免用大字 少見字 蠻可能變成中式英文要換字前最好看看M-W 線上字典和 oxford collation dictionary的組合字使用上網查很容易找到托福寫作好字替換的檔案一開始要強制自己在文章找口語字和一再出現重複的字換整理出一本小冊子先不用背在大約寫完五篇左右遇到某些字會有很想換的念頭好像有些字可以換的感覺時就成功了!!寫作中不停回頭查看你的小冊子 看久了自然而然就會寫出來4.    文法的使用還是非常重要:我使用的是旋元佑文法是寫作文法非常實用看完後再進行寫作練習可以進步很快這本書省略很多一般文法書細節目的是要寫出漂亮的長句
整合寫作的部分 網路很多模板 找一個你喜歡的然後注意 文章要把重心放在聽力內容 閱讀一句結束聽力的部分完全重複字也沒關係 必然是對應閱讀例子必須看懂開頭段 和每段的例子!!我是只記聽力筆記 主動的找怎麼反駁 用什麼例子反駁這部分是需要訓練的 因為跟listening不同的是知道要找什麼答案閱讀因為我幾乎只寫TOPIC SENTENCE和例子 一句話結束 所以沒有什麼要記練習TPO即可字數的部分 獨立寫作430 整合寫作265 字數不用多
寫完一定要自己看個兩三次進步最多的時候就是自己改自己的文章 最建議是糾團練習我十篇從來沒有計時過 但是文章就是不停地修改最後還是可以在考試時半小時內打完(偉大的腎上腺)不過我相信還是要計時練 減少錯字量筆電跟桌電鍵盤不同 很難打26分問題 有部分是來自錯字 回頭檢查第一句就發現錯字 但也只有時間改了第一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4:13:56 | 只看该作者
2 口說
口說的部份 22分其實也沒有太多好講的
不過剛好到達我想學校的門檻
舉例方面可以用三段式來發展
而這個概念我大量運用到我寫作裡面
EX: 你會選擇買外食還是自己做菜?
我會選擇自己做菜-->
1.自己買菜可以選擇相同的菜色但是更佳的便宜 我可以省下很多的開銷-->而省下的錢我可以拿來買想看的書-->如此一來可以更充實我的知識
2.對我來說自己菜是一種放鬆-->因為我是化學系的學生 一天有十個小時必須進行我的實驗而做菜對我來說是一種壓力的宣洩口-->也是因為這樣偶爾的得到放鬆讓我可以在繁重的課業有這更好的表現

可以看到 用A-->B-->C的方式 一個例子可以充分的發展 不會只是點到為止
相信同學們一定都看的出來
這時候我只要固定和ABC的邏輯關係
再把題目調整帶入 就可以成為萬用例子 放鬆 省錢 省時間 等等都是最基本好用的
題目的練習就用當月雞精
過來人的經驗是 絕對不要太依賴
我在9/29考 因為太肯定有90趴出雞精
考前一兩個禮拜 就沒練口說TPO 一直在背肌精
考試當天 聽力作答的時候 就發現事情大條了
不.一.樣
心裡想 GG了 而且太分心聽力部分自己也覺得沒答好
中場休息的時候整個人心情上不太平靜 甚至頭靠在牆壁轉圈圈
而且因為考試比較晚開始 口說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在說 隔音設備很差 大家都聽得到…
不過大概知道到第一題在問什麼 算是有一點點優勢(就在考聽力的時候…)
但是心態一時之間有點悲觀 影響到自己的作答
我記得第四題沒有講完 不過時間上都講滿 幾乎沒有空等的時間
以這樣的過程22分算是可以接受
口音和流暢度的部分 我是結合聽力練習 每天一小時跟讀聽力TPO半回
一個conversation 或lecture都依80趴 90趴 和正常 分三次的速度跟讀
大聲地唸出來 用aboboo的播放程式 (google就找得到)
我都有錄下來聽 最一開始錄 我連念打好的答案 都錄了四五十次 才比較好一點
而持續練跟讀之後 口音是差不多 但是流暢度確實上升了

口說聽力的練習其實就是 練短的listening
但是 口說聽力比較簡單的是 我們可以”主動”去找要的內容
因為本來就知道題目要我們回答什麼
同樣的 需要靠TPO來練習 可以讓我們清楚什麼東西是需要主動被你找到



3  閱讀
有人說過英文閱讀理解是一棟房子 單字是塊磚 文法是面牆
所以閱讀能力的培養會有兩個重點 一是單字量 二是文法
單字又分成兩種 一是閱讀單字 二是學科分類單字

1.    文法心得
很多時候不是單字看不懂 而是放在一起讓你很費力 那可能是句子的結構了解上有了問題
在遇到不懂的長難句時 我會抄在本子上 分析他 理解怎麼來的 知道意思後像背單字記下來 (分析能力的培養是來自自修“旋元佑文法” 讀完之後 很喜歡拆解句子 驗證文法原則)
這部分是屬於腦袋閱讀的一種能力(來自某為語言教學者)
類似的句子熟悉了 就可以看一遍過去就看懂 不會被釘在某段上
就好像是現在回頭看國中英文課本 你用掃的就可以看懂 不用一個字一個字看
這是因為我們大腦非常的熟悉這些簡單基本句型
而長難句不常看 出現頻率少 第一次看過去 可能不能馬上理解 會拉長閱讀時間 因此需要挑出來記憶 維持兩個禮拜 每天看自己的抄下的難句 閱讀理解速度可以大幅上升
也就是說一篇托福閱讀文章的價值不會在看過一次後就喪失
一篇TPO文章只作完題目就結束 是一種浪費

2.    字彙問題
單字看不懂 是阻礙理解力致命的問題
而閱讀單字和學科分類單字都可以從 眾文托福分類字彙(主題文章就好 附錄就算了 TPO的比較重要) 先下手
其他學科分類字彙可以從TPO背到 (30回 每回3篇 加上10篇OG文章 100篇知識背景很夠了)
閱讀單字 也是可以藉由閱讀TPO+眾文托福分類字彙的文章中來補足
但是如果同學在遇到絕大單字題都有問題時 可以參考 “許章真托福字彙滿分”
裡面都是在一般文章中高頻單字 但是因為這本書不是我買的 無意見翻翻 才發現真的不錯才開始背 也算是複習GRE
不過眾文分類 和TPO單字量已經很大 同學們酌量 我覺得是足夠了
但是如果同學在遇到絕大單字題都有問題時 建議可以背許章真那本2500字
我是按TPO回數 抄下學科單字 然後我會把文章分類著名
之後碰到天文篇的文章 我會在檢討時 把之前遇到的天文類都在複習一遍
確實分類背誦字會效率會提升一點
單字的背法是 背一次時間少但多次多量 會比 背一次時間長少次少量 好太多
不過總之 都有背的方向了 要花下時間才是自己的

3.    訓練量安排
我完成了1-29回的TPO
每兩天做一回 每篇文章至少看過三次 因為檢討時間長 且要保持每天閱讀的語感所以我都是分兩天
第一天做完TPO 對完答案 只檢討錯的答案 (約兩小時)
第二天同樣的題目再做一遍 確切定位答案在文章的哪裏
找出不會的單字和句子抄出來 在分類文章(地理 天文 人類學等等)
再看第三遍 確定每一字句都看懂明白
做題的時候不需要這樣 但是檢討時這樣可以提升理解力且可以找出漂亮的句子和單字用法 這些都可以應用在寫作上(約三小時)

4.    技巧
除了可以第一次看就可以完全看懂的神人之外
在閱讀部分我認為最重要的順序是 技巧>背景知識>看懂
不是說看懂不重要 但是很多背景知識有時隔行如隔山
像是有一篇有關 一種試驗的教學方式在老師們身上實驗 的TPO文章
後來我看了中文還是不太理解 很想問作者為什麼
另外在壓力下可能會失去水準 考試看不懂時可能會產生更大壓力
因此需要一些技巧的幫助
但我要說的技巧其實就只有兩個
第一 明確在文章中定位出選項答案的能力 絕對不要自己猜測 似是而非的選項 要驗證 不要輕易跳入陷阱
第二是善用刪去法 全新的概念 過分的推測 真的找不到答案時 使用刪去法 總結題最好用
這兩個概念很簡單 但是因為時間的壓力就是會重複犯錯
強迫自己在檢討時把每一個題答案確確實實找出來
分析其他選項為什麼錯
而這些訓練就是要在平常做TPO時就培養思路和這兩項技巧
我感覺托福閱讀就是考你尋找的能力
雖然理解力很重要 但是就算看懂了那一段文章 只看題目答不回段落內找答案 有時會被誤導
我在做TPO的reading時 作答時間越來越慢但是答題率維持在到27到29左右
因為我習慣是確定每個選項的對錯 對的答案在哪裏 錯的為什麼錯 有問題的題目先寫在紙上
我的作法是在第一次就把答案選出 掙扎的題目多想些時間 扎實答完每一題
不要留給自己不確定感
我不留10分鐘做全面檢查
原因是三篇文章在檢查時不同內容的思緒轉化也需要再花時間 而且我做完題目後都會有疲憊感不想再檢查了
但是時間的控制就也必須在平常TPO中訓練
先做正確再求快

5.    準備自己的備考紀錄 寫上每一題錯的原因
每次寫TPO前看一看 有些錯誤就是慣性 像是我說的定位答案的能力
初期大部分是靠短期記憶 不回文章內
做久了會習慣 改過自己的問題 檢討絕對比做題重要的多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4:14:27 | 只看该作者
4 聽力
聽力的訓練一開始我也曾經很迷惘
在迷惘階段我做了很多嘗試去練聽寫

1.    聽寫種類
一開始依照小馬過河的方法做了六篇TPO lecture(四到五分鐘)的聽寫
先聽一遍 第二遍聽寫 寫成英文 第三遍聽寫 寫成中文 在回頭校對
優點:了解文章結構和考點
缺點:每次至少兩三個小時起跳 後來受不了 實在太耗時 效率不好
換成聽寫60 sec scientific America(一分鐘) 每天一篇寫了兩個禮拜
優點:非常喜歡他們詼諧的內容 hook的開頭 超快的語速 實驗內容也很有趣
缺點:不是真題
但是很想補充托福的背景知識 所以又換成老托福part C
再用aboboo這個很好用的語言學軟體加速 又持續了快兩個禮拜
優點:是可以背景比較貼近新托福的知識背景 一小時可完成
要推薦的話60秒來做聽寫真的不錯 但是一開始挫敗感會很大
聽寫有練有差 但是聽寫要以句子為單位 聽到一個字就暫停寫下來 是沒有用
以句子為單位才是正確

2.    練習方式
在聽練寫的過程中 我堅持每天都做半回TPO聽力(1 conversation 2 lectures )
保持聽力的語感 和 練習作筆記的能力
再花兩個小時的時間檢討 聽力練習方式跟閱讀很類似
把不會的單字”聽”出來
聽不懂的地方重複聽三 四次 熟悉那個詞彙
最後才是看文本 不要一開始就看英文文本
因為聽不懂 所以我們會積極地想那段聽起來像什麼 大概在起什麼
在這過程中 慢慢記住那個字的發音 順便練習上下文的推理能力
再看文本效果才會是最好
接著註記聽不出來的點 分析為什麼聽不出來
是單字沒學過 連音造成障礙 或是 從頭到尾根本我們就念錯了
之後複習時 聽不出來 再回頭看
不該把聽力用閱讀來練
就好像我們本身就很熟悉台灣的歷史 如果有人用英文講給我們聽
會覺得都聽得懂 但是其實可能是因為背景知識的幫忙
哪如果換成日本呢 奈及利亞?
聽力文本比來就比閱讀簡單 如果是用看的看懂了 絕對不代表聽力上的進步
但是看文本是一種必須的功課 來確定我們聽到的是否正確

3.筆記和答案定位
我聽力會做筆記 而且是滿滿的筆記
可能有人會問那這樣不會漏聽嗎
絕對會 所以需要大量的練習來讓自己分辨”考點” 和多餘的資訊
而且如果有30分的實力 因筆記漏聽 那就太可惜
但是如果沒有 本來不做就漏聽呢? 筆記可以幫助就算聽不懂文章講什麼也能答對
聽力必考點像是
學生為什麼要找老師, 老師為什麼要講這個, 上課間學生的問題, 學生或老師的態度
這些是很好注意的點
其他的是細節題 也就是幾乎什麼都會考
我筆記的練習是像把大綱寫出來 例子按順序的在大綱內
很像是聽寫的草稿版 絕大部分只寫名詞 和單字前四個字母 把聽力變閱讀作答
當看到考題時 馬上對應到筆記的那一個部分 寫了什麼
我在很多時候 不知道整體的內容 但是因有依順序抄下聽到的單字和例子
題目出來找到是在講哪部分 對應有什麼單字出現 就可以選出選項
也是因為聽力考點也是有按文章順序 且選項都沒有閱讀這般讓人混淆
所以大多時候對到關鍵字就幾乎就可以選出
在檢討的時候 一樣要把對的答案定位文章的位置 熟習出題的方式
練筆記一開始可能會挫敗 但是久了絕對有幫助 因為聽力筆記也適用於口說 和寫作
一舉數得 而且其實也是變相的練簡易聽寫
雖然別人跟我們說什麼是考點 好像覺得自己知道了
但是我們的敏感度和直覺絕對還是需要自己的培養
檢討中的定位文章中案就是一個這樣的工作

4.複習
做題目只是一種測試
能力培養的重點在之後的檢討和複習
也是這樣有很多人把重心花在做題目 後面的工作覺得不那麼重要
那實力上的養成可能就沒有那麼理想
如果說閱讀的問題主要在於文法和單字
那我覺得聽力的問題 應該在於語速和單字
在每回TPO做完後 一開始我把聽力調快成1.2倍速 放在ipod裡聽
坐車時聽 吃飯聽 寫作文當背景音樂聽 晚上睡覺時 我也放著聽到早上醒來
在考前三個禮拜 調成1.3倍速 其實差不多跟60秒一樣
這麼做不是因為TPO比真實考試來的慢 是因為聽不懂可能是因為對單字的發音不熟習
需要花時間在大腦內抓單字 後面就漏聽
聽語速快可以慢慢加速在大腦抓單字的能力 提高理解力

5.跟讀
口說跟聽力是一體兩面
如果不會念單字或是發音錯 這個單字可能就是由前後文聽出來的而不是真的聽懂
那這個單字下一次單獨出現 或是前後文不懂 問題就來了
所以糾正發音的正確可以增加聽力的能力
在考前一個月我開始每天花一個小時跟讀半回TPO
使用aboboo (google下載就可以了) 先降速到80趴 到90 再回歸正常速度
我一篇都念三次 大大聲地唸出來 念到被鄰居們投訴太吵了….
因為練習量增加 就停止了聽寫的工作 我覺得目前的練習就很夠
口說聽力的能力真的是相互加乘增加的 不要太切割
而閱讀和寫作 也是如此

結語
托福考試是磨練自己耐心的過程
很多時候相同的錯會一直出現 甚至遇到瓶頸
但是只要我們方向清楚 克服這些困難的能力就是我們得到的東西
考托福的朋友 尋找你們的戰友 一起相扶持著打拼 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經驗
加油!!!
地板
发表于 2014-3-31 19:57:3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顶起出售广告位
5#
发表于 2014-3-31 21:18:1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支持再支持
6#
发表于 2014-4-1 00:30:30 | 只看该作者
我了个去,顶了
7#
发表于 2014-4-1 03:24:2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你哈...................................
8#
发表于 2014-4-2 00:52:07 | 只看该作者
前排支持下了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发布主题 客服中心 官方QQ群 订单中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